深圳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項目外觀設計概念為一輪月,三片云,其中三個開闊的景觀平臺,遠處看去仿佛漂浮在山間的三片云,雷達塔及必要建筑元素造型宛如懸在林梢的一輪明月。
天氣雷達的地理選址很關鍵。深圳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站址位于深圳市寶安區鳳凰山南麓的求雨壇天津天氣預報30天,距離珠江口約6千米,是深圳市監測臺風、暴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的重要觀測基地。
記者了解到,目前項目基建部分正由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組織管理實施,建設工期為兩年,基建部分在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雷達設備由中國氣象局北京敏視達雷達有限公司生產、安裝、調試,今天正式投入運行。
深圳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的建成歷經了多年的籌備。2013年《深圳市公共安全白皮書》發布,明確要求建立深圳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2014年初,深圳市氣象局開始啟動項目選址、規劃、設計、論證等工作,在歷經雷達站選址、建設用地申請、雷達站設計、雷達頻率申請、電磁環境測試、航空凈空限高測試、雷達站遷站申請、探測環境申報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后,2016年11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深圳新一代雙偏振雷達是國內首部探測分辨率達到125米的氣象雷達,從由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數據中心組織開展的雷達設備出廠測試以及現場測試結果來看,該雷達各項性能指標均優于國內現行的雙偏振雷達,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有效提升深圳天氣監測能力和精度,探測分辨率從原來單偏振雷達1公里提高到125米,將有效識別降雨粒子相態和大小。這不僅能更精確估測降雨量,而且能區分降水類型。
該雷達在國內創新采用了雙路通道技術,既能滿足國內泛華南區域天氣雷達全國組網,將深圳市天氣雷達探測范圍向北延伸近2000公里;又滿足深港澳三地天氣雷達組網要求,實現內地國產雷達與進口雷達組網拼圖,為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臺風、暴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的精細化監測提供基礎支撐。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深圳天氣雷達的變遷
一起來看看 ↓↓↓
第一代
1986-1994
常規天氣雷達
711天氣雷達 波長3公分
站址位于羅湖區蔡屋圍。作為一種模擬信號雷達,它將云雨降水的信號在模擬顯示器上顯示,給出降水及其云體的空間位置和范圍。探測高度20千米,探測距離300千米。
第二代
1994-2006
數字化天氣雷達
711B天氣雷達 波長3cm
站址位于羅湖區蔡屋圍,作為數字化天氣雷達,它不僅能觀測降水的空間分布,還可以估測降水強度和雨量分布,同時提供給用戶多種圖像圖形產品。
第三代
2006-2018
單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
CINRAD/SA多普勒單偏振天氣雷達
波長10.1cm
站址位于福田區竹子林。該雷達加入中國氣象局雷達觀測網,采用多普勒體制,可探測出460千米范圍內的降雨量、中尺度氣旋等天氣信息,多次被評為廣東省優秀雷達站。
第四代
2018
雙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
CINRAD/SD多普勒雙偏振天氣雷達
波長10.1cm
站址位于寶安區求雨壇,可以根據雷達偏振信息,提高氣象目標的識別能力、降水估測精度和獲得精細化云結構信息,在評估大氣環境侵蝕參數等方面也有極大應用價值。
一輪明月,三片云
深圳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塔
及必要建筑元素造型
宛如懸在林梢的一輪明月
從遠處望去
三個開闊的景觀平臺
仿佛像漂浮在山間的三片云
美輪美奐
今天上午
深圳新一代
雙偏振天氣雷達
建成并投入業務運行啦!
深圳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的建成是深圳市氣象事業發展重要的里程碑廣州天氣預報30天,對深圳率先實現氣象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在提升氣象預警預報和氣象服務水平同時,也為我市防災減災、應急保障和政府決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