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托克旗境內的“百眼井”是一個千古之謎。百眼井,蒙語稱“敖楞瑙亥音其日嘎”,用漢語講就是“眾狗之井”。在一望無際的大平梁上,有一東北向西南沿伸的凹形地帶,長約300米,寬約100米的地上,分布著以10米左右的間距展開的80多眼水井。而原來這里有108眼井,因廢棄多年,部分已被沙土淹沒。 百眼井是千古之謎,有三個理由。一是得名之謎,蒙古族牧民稱其為“眾狗之井”,這是何意?這些井是一群狗刨挖出來的?還是為一大群狗飲水之用?二是如何開鑿出之謎,百眼井星羅棋布,深的百十米,淺的十余米,井壁光滑,無鑿戳的痕跡,也沒下井的蹬階,百且穿透一層又一層堅硬的沙巖,鬼斧神工,嘆為觀止,誰有如此神力?三是百眼井周邊地區多為荒漠化草地,古時也沒有先進的探測儀器,咋知在層層沙巖之下,會有如此甘泉? 傳說,當年成吉思汗在這里屯駐大軍,每日攜帶眾多的獵狗,在草原上圍捕黃羊、狍子、狐貍。一日,狩獵的人們人困馬乏,獵狗焦渴,草原上既無清泉也無井水,成吉思汗心急如火,命令兵器巨匠堯勒達日瑪,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水源地,鉆出108眼水井,解了燃眉之急。從此,當地牧民就稱這片水井為“敖楞瑙亥音其日嘎”。為了防止泥沙淤塞,井口處以石塊壘起的高約一米左右的圓形護墻,依然保存完好,俯視井下,幽幽然深不見底。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4℃ | 東北風 | 1-2 | 870hPa | 31%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南風 | 1-2 | 870hPa | 31%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8℃ | 西風 | 1-2 | 868hPa | 36%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西風 | 1-2 | 868hPa | 36%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8℃ | 西北風 | 1-2 | 868hPa | 25%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南風 | 1-2 | 868hPa | 25%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0℃ | 南風 | 1-2 | 868hPa | 29%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南風 | 1-2 | 868hPa | 29%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2℃ | 西風 | 3-4 | 864hPa | 28%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風 | 3-4 | 864hPa | 28%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2℃ | 西北風 | 3-4 | 861hPa | 30%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南風 | 3-4 | 861hPa | 30% |
28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15℃ | 西風 | 3-4 | 869hPa | 32%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風 | 3-4 | 869hPa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