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是全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獨樂寺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遼代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明萬厲、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維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增砌照壁,增設觀音閣重檐上下各四根擎檐柱,并建寺東行宮。獨樂寺占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四間,上下為兩層,中間設平座暗層,通高23米,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筑。28根下層立柱中的外圈柱均呈“內側腳”。整體建筑的斗拱結構翻檢各異,井然有序,共計24種,152朵,堪稱復雜精妙,集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筑斗拱之大成。閣內的十一面觀音塑像造型生動,法像莊嚴,連同須彌壇總高16.08米,是我國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彩色泥塑之一。像首束發,冠頂置十個小佛首,加上本面,稱十一面觀音。佇立兩側的肋侍菩薩、山門內的金剛力士(哼哈二將)均系遼代原塑的精品。觀音閣內四周系元代繪制的“十六羅漢”、“二明王”壁畫,間繪佛經故事、世俗題材畫和重修信土像等,畫風以密托疏,以繁拖簡,其構圖、用色和風格在我國古代壁畫中十分罕見,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獨樂寺厲經千余年的多次地震及兵火劫難,至今巍然屹立,堪稱中國古代建筑的愧寶。近年來,國家文物局撥巨資精心修繕,使“國寶”完好保持了原建筑的風采,其極高的建筑、宗教、歷史、美學等科研價值使中外專家、學者贊嘆不已,廣大游客絡繹不絕。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1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12℃ | 西北風 | 3-4 | 1032hPa | 29%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東北風 | 1-2 | 1032hPa | 29%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5℃ | 西南風 | 3-4 | 1023hPa | 32%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西南風 | 1-2 | 1023hPa | 32%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西南風 | 1-2 | 1024hPa | 26%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西南風 | 1-2 | 1024hPa | 26%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東南風 | 1-2 | 1026hPa | 66%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南風 | 1-2 | 1026hPa | 66%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9℃ | 西南風 | 1-2 | 1020hPa | 36%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北風 | 1-2 | 1020hPa | 36%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6℃ | 北風 | 3-4 | 1013hPa | 25%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西南風 | 1-2 | 1013hPa | 25%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8℃ | 西南風 | 3-4 | 1024hPa | 23%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北風 | 1-2 | 1024hPa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