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毛口遺址,在懷仁縣城西北10公里鵝毛口鎮鵝毛口村西1公里處的瓜地溝內。瓜地溝又分為大瓜地溝和小瓜地溝,是桑干河的支流鵝毛河的兩條小沖溝。遺址就在兩條沖溝的源頭一帶和源頭周圍幾個相連的小山包上。該遺址是一個石器制造場,范圍約兩萬平方米,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1963年7月在山西北部考察時發現。制作石器的原料以凝灰巖為主,次為煌斑巖,極少數是石英巖制作的。石器類型有砍砸器、尖狀器、刮削器、龜背狀斧形器、石斧、石鋤、石錘、石鐮等。鵝毛口遺址的石器絕大多數是打制的,其中一些類型很原始,而某些類型如石斧、石鐮、石錘等又具有新石器時代特征,因此屬新石器早期。鵝毛口遺址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1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7℃ | 西北風 | 3-4 | 879hPa | 33%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西風 | 1-2 | 879hPa | 33%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2℃ | 西風 | 3-4 | 876hPa | 40% |
夜間 | ![]() |
晴 | 低溫-8℃ | 西風 | 1-2 | 876hPa | 40%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西北風 | 3-4 | 876hPa | 31%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西風 | 1-2 | 876hPa | 31%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西北風 | 1-2 | 877hPa | 29%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風 | 1-2 | 877hPa | 29%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西風 | 3-4 | 872hPa | 32%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風 | 1-2 | 872hPa | 32%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西風 | 1-2 | 869hPa | 34%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風 | 1-2 | 869hPa | 34%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西風 | 3-4 | 877hPa | 36%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風 | 3-4 | 877hPa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