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城址,位于琿春市哈達門鄉東紅屯西1公里的干勾子溝口東北山上。西南距縣城25公里。山城南1公里為琿春河。 山城依險峻的山勢而筑,方位北偏西80度,平面呈不規則形。東、西、北3面城墻較直,南墻弧曲,周長約2500米。垣多土筑,部分為土石混筑。南墻和北墻較低,東、西墻較高,最高處達6一7米。山城有門址兩處,一處設在南墻的東北段,一處設在西墻與北墻的折彎處,即山谷的溝口,并筑有甕城。城墻共有8處馬面和4處角樓。這類建筑有的以石壘筑,有的用土夯筑,集中設在東、西城墻上。東北角與西南角有角樓遺跡,登臨此處,可俯瞰城內外。 城內多為漫坡,分布有數十處居住址。居住址一般為邊長5一8米的方形圍墻,或圓形淺凹坑,居住址內散存著少量泥質陶片。在距西南角樓址東北200米處的緩坡上,可以見到一處邊長40米的小城,城內有東西向5排房址?!遁x春古城考》載:"城內市街房舍,遺跡宛然,有礎石二十七,觀其形制,建筑之宏,可以想見"。 城內出土許多珍貴文物?!稖喆汗懦强肌份d:在于溝子山城曾"發見鉤戟二具,銹蝕過半"。"居民掘地,曾得銅鏡一"。關于銅鏡尺寸、紋樣,《暉春縣志》有詳盡的描述:銅鏡"徑五寸許,柄長三寸許,鏡背有樹一,彎形。有一人(似圖本中神像,頭頂有圓光)坐樹下,一人扶傘(儀仗屬之傘形未支開),有飛鶴一龜一向之坐樹之上。有日月懸空,均隆起,鏡面平滑無文字"。上述與金代的仙人故事鏡相同。城內還出土過"熙寧重寶"銅錢、擂石,以及各式鐵鏃、鐵鍋、車轄、帶字石塊、瓦片等。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9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3℃ | 西風 | 3-4 | 978hPa | 66% |
夜間 | ![]() | 晴 | 低溫-8℃ | 西風 | 3-4 | 978hPa | 66% |
20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 | 西風 | 3-4 | 975hPa | 47%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西風 | 1-2 | 975hPa | 47% |
21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8℃ | 西北風 | 1-2 | 984hPa | 70%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西風 | 1-2 | 984hPa | 70%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0℃ | 東風 | 1-2 | 983hPa | 71%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東風 | 1-2 | 983hPa | 71%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2℃ | 東風 | 1-2 | 977hPa | 6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4℃ | 南風 | 1-2 | 977hPa | 67%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西風 | 3-4 | 974hPa | 64%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西風 | 1-2 | 974hPa | 64%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西南風 | 1-2 | 967hPa | 63%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西南風 | 1-2 | 967hPa |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