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坡遺址位于沁陽縣西南20公里崇義鄉肖寺村,村下全為遺址。1965年,河南省博物館和沁陽縣文化館聯合對該遺址進行試掘。整個遺址高出四周農田2--4米,文化層分四層。第一層:土色淺灰,出土有小口尖底瓶口沿、紅陶黑彩網狀紋盆、紅陶紅彩網狀陶罐,夾砂灰陶甕。第二層:土色淺灰,夾有紅燒碎土塊,出土有單唇小口尖底瓶和雙唇小口尖底瓶、夾砂灰陶罐、鼎足等。第三層:土色灰褐,出土有葫蘆口形尖底瓶、白衣黑彩紅陶盆、紅陶紅彩罐等。第四層:土色淺灰,出土有葫蘆口形尖底瓶、紅陶淺腹盆、紅頂缽、紅陶甕等。第三、四層出土器物中,以紅陶居多,灰陶少見,有量"紅頂式"陶器。器物以素面為主,彩陶中多為紅陶施紅彩,有少量的白衣彩陶。紋飾以勾葉紋、垂弧紋、三角弧紋為主,也有用橫直線組成的圖案。第一、二層出土器物仍以紅陶為主,但灰陶數量明顯增多,出現了極少的磨光黑陶。器物以素面為主,但有少量弦紋和繩紋。彩陶占很大比例,紅黑彩兼施,出現了紅黑綜紫等多種顏色施于一器的情況。紋飾除沿用三、四層以外,還用了大量網紋、鳥爪紋、山形紋等。該遺址三、四層屬仰韶文化早期,一、二層屬仰韶文化晚期。 1963年6月,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7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5℃ | 南風 | 1-2 | 1000hPa | 3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東北風 | 1-2 | 1000hPa | 35%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西南風 | 1-2 | 995hPa | 28% |
夜間 | ![]() |
陰 | 低溫6℃ | 西風 | 1-2 | 995hPa | 28%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西風 | 3-4 | 994hPa | 23%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西北風 | 3-4 | 994hPa | 23%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西南風 | 1-2 | 995hPa | 21% |
夜間 | ![]() |
晴 | 低溫9℃ | 東北風 | 1-2 | 995hPa | 21%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21℃ | 南風 | 1-2 | 991hPa | 29% |
夜間 | ![]() |
晴 | 低溫10℃ | 西北風 | 1-2 | 991hPa | 29%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5℃ | 西南風 | 3-4 | 986hPa | 37%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西北風 | 3-4 | 986hPa | 37%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21℃ | 西南風 | 3-4 | 989hPa | 23% |
夜間 | ![]() |
晴 | 低溫10℃ | 西南風 | 3-4 | 989hPa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