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楞嚴禪寺位于營口市中心,是我省現存較為完整的民國時期的大型寺院建筑群之一。始建于1922年,于1931年竣工。寺院呈規則的長方形,南向,南北長164米,東西寬49米,占地8036平方米。楞嚴禪寺布局整齊,造型嚴謹,結構精巧,雕繪細膩。1979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為三進院落,青磚圍墻,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為中國東北四大禪林之一,頗負盛名。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南北一線排在寺院的中軸線上,兩側有鐘鼓二樓和東西配殿。山門為雙層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闊三間,左右各有一耳門。越過山門便是一進院落,鐘鼓二樓坐落于院前東、西兩側。鐘、鼓樓皆為歇山雙層飛檐樓閣式。鐘樓正梁懸吊一獸首環鑄鐵大鐘,重約二噸,鐘上鑄有“營口楞嚴禪寺”銘文。建在高一米余花崗巖條石臺基上的天王殿,是一進院落的正殿。天王殿面闊五間,硬山式建筑,正脊為透雕四龍戲珠裝飾。大殿前后有廊后,廊有一明間。殿內有韋馱站像,兩側供奉四大天王,塑像造形生動。二進院落的正殿大雄寶殿是整個寺院的中心建筑,大殿面闊五間,硬山式建筑。正脊、兩側為游龍戲珠浮雕,正中為塔式火珠,小塔正中,明鏡高懸,銀光燦燦。殿內現陳列有如來佛、觀世音、十八羅漢等銅鑄佛像。銅鑄十八羅漢是東北地區現存較完整的一組,這些佛像神態不一,栩栩如生,為大雄寶殿添姿增色。第三進院落正中的藏經樓是寺院最后部的一座建筑。藏經樓為歇山式、大屋頂、四面回廊的樓閣。寺院內還有配殿四座立于院落兩側,布局嚴謹,排列有序,形成一組完整的寺院建筑群。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9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5℃ | 北風 | 3-4 | 1031hPa | 43%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北風 | 3-4 | 1031hPa | 43% |
20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5℃ | 西南風 | 3-4 | 1022hPa | 65%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南風 | 4-5 | 1022hPa | 65% |
21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9℃ | 南風 | 3-4 | 1026hPa | 68%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南風 | 3-4 | 1026hPa | 68%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1℃ | 東南風 | 3-4 | 1027hPa | 77%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南風 | 3-4 | 1027hPa | 77%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1℃ | 南風 | 3-4 | 1021hPa | 6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南風 | 3-4 | 1021hPa | 67%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北風 | 3-4 | 1015hPa | 65%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北風 | 3-4 | 1015hPa | 65%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1℃ | 北風 | 3-4 | 1023hPa | 54%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北風 | 3-4 | 1023hPa |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