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清真寺位于柳州市公園路53號,據寺內碑文記載,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柳州回民集資,由甘肅固原人馬雄在廣西任提督時倡議并資助修建,寺址在提督衙門附近三川社,規模相當宏大。大門南向,牌樓式重檐三排拱門,進門有院落,再進為經堂,正中大殿。殿內有三塊彩色《古蘭經》經文.屋檐前原掛有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贊”木質匾額一塊,“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年被毀。寺建成后,馬雄曾延聘全國各地的著名經師到柳州講學,并在寺內創辦了廣西最早的經堂學校??滴跏拍?1680年),清兵平定柳州時,寺毀于火??滴跞哪?1695年)重修。 道光十三年(1833年)、咸豐四年(1854年)因該寺頹舊,又曾集資修建。先后有廣東人馬代麟、提督烏大經、經師杜從云、伍萬春等出力,清真寺之建筑,一天比一天整齊。咸豐七年(1857年)李文茂起義,寺又被毀。光緒四年(1878年)再度重修,民國12年(1923年)又經馬、以、白等姓回民教徒集資修建.歷次修建都恢復清真寺的舊觀,寺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寺始建時,正門向南,1983年改向北,清真寺現僅存有大殿及水房,總占地約1500平方米,寺內大殿面積為219.4平方米,2000年1月,市政府下文,將臨近清真寺的437.68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劃為清真寺建設用地。柳州清真寺是柳州市回民歡慶開齋節、古爾邦節(宰牲節)、圣紀節等三大節日聚會的地方。每逢這些節日,都有教徒和教眾來此朝圣。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陰 | 高溫22℃ | 北風 | 1-2 | 1005hPa | 58% |
夜間 | ![]() | 陰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05hPa | 58%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陰 | 高溫21℃ | 北風 | 1-2 | 1003hPa | 56% |
夜間 | ![]() |
陰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03hPa | 56%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陰 | 高溫19℃ | 北風 | 1-2 | 1007hPa | 68% |
夜間 | ![]() |
小雨 | 低溫13℃ | 北風 | 1-2 | 1007hPa | 68%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小雨 | 高溫20℃ | 北風 | 1-2 | 1004hPa | 37% |
夜間 | ![]() |
陰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04hPa | 37% |
28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2℃ | 北風 | 1-2 | 1001hPa | 41%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5℃ | 東風 | 1-2 | 1001hPa | 41% |
29日周五 | 白天 | ![]() |
陰 | 高溫24℃ | 東風 | 1-2 | 999hPa | 58% |
夜間 | ![]() |
陰 | 低溫15℃ | 南風 | 1-2 | 999hPa | 58% |
30日周六 | 白天 | ![]() |
陰 | 高溫22℃ | 南風 | 1-2 | 999hPa | 49% |
夜間 | ![]() |
陰 | 低溫15℃ | 南風 | 1-2 | 999hPa |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