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24 年,民航市場主體元氣逐漸恢復。據航班管家測算,5月民航旅客運輸量約為5921萬人次,同比2019年提升8.6%;5月份民航國內運力同比2019年提升10.2%,國內客流量同比2019年提升11.7%。民航行業發展動能進一步積蓄,支持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不斷增多,我國民航將進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周期。
作為“靠天吃飯”的行業之一,民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存在快速發展需求和基礎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需求之下,專業氣象服務企業墨跡天氣走入多家民航公司提供航空氣象解決方案,助力民航業開啟新氣象。
民航氣象服務面臨多重挑戰,航空氣象服務精細度有待提升
據了解,航空氣象主要服務于航空公司和空管部門,通過及時傳遞機場氣象預報預警和實況監測信息,為航班的安全和正常起降、航路飛行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情報,同時提醒機組和地面保障部門提前接收到雷暴大風、大霧、低云、低能見度等惡劣天氣,提前準備應對措施,確保航空器、地面設施設備及人員的安全,提升危險天氣下的運行效率。
當前,我國各地民航機場因建設規模、地區發展不同,氣象探測發展水平有所差異,面臨民航氣象探測站點少、設備陳舊且型號差異大,難以集成到統一平臺等問題。尤其是大部分中小機場僅依托地方氣象部門資料,難以滿足航空氣象服務的精細度需要。
另外,民航氣象專業服務系統間數據融合不足也是難點之一。部分航空公司雖然配備了氣象綜合服務處理系統,但是其精度、使用限制和時間延誤越來越難以滿足氣象業務保障對時效性、精細化的要求,從而影響氣象服務質量。
從民航產業面臨的痛點出發,墨跡天氣自 2018 年起搭建航空氣象服務,為各航空公司在飛機的起飛、航行、降落以及其他各種飛行活動中提供精準的氣象服務及運行解決方案,保障航空運輸及航空運營調度的安全和效率。
滿足航空業高精度需求,服務民航企業氣象風險管理
過去十年,墨跡通過氣象科技創新,為全球數億用戶提供精細、準確、全面的天氣預報服務。為了滿足航空業對氣象信息的高精度需求,墨跡天氣同國內外權威氣象機構合作,每日可獲取350G量級海內外數據。此外,海量用戶天氣反饋、用戶上傳的當地即時氣象圖片作為傳統氣象數據補充,從而實現多維度氣象數據采集。
在航空氣象探測中,墨跡天氣將氣象數據處理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提供基于AI的短臨降水預報、低能見度天氣預報、衛星云圖、積冰預報、地面風場預報等服務;針對局部地區危險天氣,特別提供雷暴、閃電、顛簸、低空風切變、臺風等氣象監測預報,提醒飛行員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例如推遲起飛時間、改變航線及飛行高度、空中等待、繞飛、改降、返航等;基于氣象預報員經驗和航空氣象相關規定,通過設定不同氣象要素的閾值,結合數值預報結果,對機場或航路點可能將要發生的航空天氣事件提前預警。
此外,墨跡天氣的國網通航氣象服務系統解決了現有氣象綜合服務處理系統精度不足的問題。針對作業區的飛行,墨跡天氣可實時從飛服系統獲取通航作業生產位置和區域,提供基于位置的天氣詳情產品,例如關注天氣告警、區域剖面圖等;獲取航空作業任務計劃信息,根據任務計劃時間、經度、緯度等情況提供實時氣象分析結果,及編排建議供參考;融合氣候預測產品可對10~45天延伸期飛行作業運力提供氣象分析,并留存歷史數據資料供應用。
總的來說,墨跡天氣提供了集綜合觀測、預警預報、信息處理與氣象服務為一體的航空氣象服務,保障管制運行順暢和飛行安全快捷,為飛行的安全和航班運營保駕護航。
航空與氣象關系十分密切,不斷優化航空專業氣象服務一直是航空業的剛性需求。面向未來,墨跡天氣將圍繞航空氣象服務新需求,瞄準民航公司難點痛點問題,探索推動航空氣象數據融合,加強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和服務系統建設,為夯實民航公司盈利能力做好氣象風險管理,為航空產業平穩“飛行”增添氣象底氣。
上一篇:“潮濕悶熱”到達頂點,墨跡天氣助你在梅雨季“安全下車”
下一篇:沒有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