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9月13日消息,在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期間,新浪科技對話墨跡天氣高級副總裁黃耀海。黃耀海談到,墨跡天氣目前來自商業氣象服務的營收占比已超過兩位數,達10%以上,未來政企服務、會員服務、全球化都是主要發力方向,目前正在布局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市場。
談到墨跡天氣的盈利模式,黃耀海表示,目前墨跡天氣主要的收入還是廣告收入為主,就是在C端提供免費天氣服務會嵌入一些廣告,這也是很多免費工具APP的盈利模式。
他也談到,C端也可以做付費模式,墨跡天氣已經在做,隨著專業氣象服務功能不斷加入,會給一部分有需求的用戶提供更專業的會員增值服務,目前這項業務還在起步階段。
黃耀海談到,從海外比較優秀的氣象服務商看,比如日本最大的氣象服務公司Weathernews In.(WNI),其會員服務占它營收的大概25%左右,to B的氣象服務占50%,廣告收入占25%,大概是這樣的比例。
“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國內很多行業其實有氣象需求,需要基于經營場景變成解決方案,”他表示,to B的服務往往需要很長時間,跟客戶更好的把需求挖掘出來,做好相應的解決方案,并且持續運營過程當中還不斷有改善改進,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所以to B是細水長流,慢工出細活,需要跟客戶長期緊密在一起。
近日,超強臺風“摩羯”給海南、廣東等省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氣象服務商在這樣的自然災害中,如何發揮作用?黃耀海表示,在此次“摩羯”臺風過程中,墨跡天氣將集合預報技術應用于臺風預報,不僅使用了中國中央氣象臺的臺風路徑預報,還融合了多個海外優秀氣象服務公司的預報數據,并進行了集合預報。這樣的產品相當于對各種可能性進行全面考量,基于集合預報的結果,提供了高中低風險的區域劃分。
“對用戶來說,他收到的不只是一條臺風路徑,會在每個區域顯示高中低風險提示,對出行決策會有更好的指導作用?!彼硎?,對于政企客戶也可以根據預報服務,做好相應準備,提升運營的精細程度。
黃耀海談到,政企服務、會員服務、全球化都是墨跡天氣未來主要發力方向。他表示,墨跡天氣不斷完善全球氣象數據的整合,國際版App也已經在海外部分區域市場上架,會先嘗試東南亞和中東市場,“這些地區的氣象公眾服務相對薄弱一些,商業氣象服務可以有更大的發揮舞臺?!?/span>
對于海外市場,墨跡天氣目前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黃耀海介紹,墨跡天氣“在東南亞市場采用了免費加廣告的模式,但中東市場不太一樣,中東的付費能力很強,同時中東很多人是全球旅行的,所以要求全球各區域都能提供服務,在中東就采用了收費模式,可以看到全球任何地點的氣象預報,無論到什么國家,都能選擇當地最優秀的氣象預報數據。”
“相信各國都有本地的獨特需求,我們的優勢是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快速迭代”,黃耀海談到,經過一段時間的迭代,當產品很好的滿足用戶需求后,才會去放大用戶使用數量,“在海外的策略還是質量領先。”
稿件來源新浪記者劉麗麗
下一篇:沒有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