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山亦稱西華山,位于海原縣西安州古城西15里,從山口循溝進約2.5公里,便可望見一座古剎,這就是天都山石窟。因民間傳說在山中發現過金牛,故此窟又叫金牛寺,當地人又因石窟中有神佛塑像亦稱之為老爺寺。另外,古代還有"榮光寺"之稱。 在溝北朝南的山坡上,依山勢筑臺建寺,削壁鑿窟。自溝底而上,有盤山曲徑可以登臨。沿"之"字形路盤山而行,登上山坡,有土地殿和龍王殿。龍王殿下的一泓泉水古稱"觀音湫",今叫龍王池。水從龍頭中涌出,甘洌爽口,朝山之人至此必飲。 天都山石窟開鑿于宋夏時期,全山共有石窟6孔,大小殿宇13座。當時,國內佛教盛行,凡名山所在皆興建寺宇。據卓越志載,1046年西夏王元昊在此曾建避暑行宮。昔日的天都山寺廟成群,挑檐飛脊,雕梁畫棟,廟貌輝煌。山巖峻秀,群山環抱,樹木蒼濃,奇峰翠壁,清泉流注,殿宇參差,古洞幽深。 天都山石窟在千年的滄桑中,屢遭劫難,曾數次毀于戰亂與地震,幾次重修。原有的銅佛已毀壞殆盡,最嚴懲的要屬1958年大躍進煉銅時,寺窟周圍樹木砍伐一空,廟宇變成瓦礫。近年來,石窟群又重新塑神佛像,該窟群溶佛、道、儒三家為一體。為紀念無量祖師的圣誕,每年四月初八都舉行盛大廟會,會期三天,屆時善男信女紛紛朝山。1989年被縣宗教局定名為"天都山道觀",為縣級名勝古跡保護單位。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5℃ | 東南風 | 3-4 | 822hPa | 4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北風 | 1-2 | 822hPa | 46%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9℃ | 北風 | 3-4 | 824hPa | 39%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北風 | 1-2 | 824hPa | 39%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1℃ | 西南風 | 3-4 | 821hPa | 34%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南風 | 3-4 | 821hPa | 34%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南風 | 3-4 | 821hPa | 26%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南風 | 3-4 | 821hPa | 26%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南風 | 3-4 | 818hPa | 35%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南風 | 3-4 | 818hPa | 35%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2℃ | 東北風 | 3-4 | 817hPa | 30%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北風 | 3-4 | 817hPa | 30% |
28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北風 | 3-4 | 821hPa | 43%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0℃ | 北風 | 3-4 | 821hPa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