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圣廟、孔廟。位于武威市區東南隅,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始建于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歷經擴建,規模寵大,號稱“隴右學宮之冠”。文廟坐北向南,原由東中西三組建筑物構成。東為文昌官,中為文廟,西屬涼州府儒學,現存建筑以圣廟和文昌宮保存完好。總面積1,500平方米,是歷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 文廟原來設有正門,面南而開,它的最南端是一堵莊重穩健的影壁,稱“萬仞宮墻”。影壁兩側各開小門,朝東的叫“義路”,往西的稱“禮門”。由“義路”進入廟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型的拌池。池上有一座石料拱橋,名“狀元橋”。欞星門是明正統時建筑的一座木質牌橋,四柱三間,翹檐飛角。穿過欞星門,就可看到戟門,戟門兩側是鄉賢、名宦祠,為供養社會賢達和清官牌位的地方。戟門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門,大成殿建在寬闊的石筑臺基上,雄偉而壯嚴,保留著宋元建筑風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氣派。殿內迎門原來供奉著大成至圣先師孔于的畫像,旁側侍立著孔子得意弟子顏回、子思、曾子和大名鼎鼎的“亞圣”孟子的牌位。大成殿之后的尊經閣,是兩層土木結構樓,重檐歇山頂,坐落在高達2米的磚包臺基上,是武威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樓建筑。閣周繞以回廊木柵欄。頂部三重翹角上均懸有風鈴,清風徐來,鈴聲叮鐺,為沉寂的廟宇增添了些許生氣。大成殿東側的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建筑自成一組,名日文昌宮。內有過殿,左右設耳房供道土居住。過殿之后,魁星閣與桂籍殿遙相呼應。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8℃ | 北風 | 1-2 | 835hPa | 38%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北風 | 1-2 | 835hPa | 38% |
19日周二 | 白天 | ![]() |
陰 | 高溫9℃ | 北風 | 1-2 | 836hPa | 23%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北風 | 1-2 | 836hPa | 23% |
20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3℃ | 北風 | 1-2 | 833hPa | 25%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北風 | 1-2 | 833hPa | 25% |
21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北風 | 1-2 | 833hPa | 28%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北風 | 1-2 | 833hPa | 28%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北風 | 1-2 | 830hPa | 29%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北風 | 1-2 | 830hPa | 29%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5℃ | 北風 | 1-2 | 830hPa | 31%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北風 | 1-2 | 830hPa | 31%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北風 | 1-2 | 834hPa | 46%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北風 | 1-2 | 834hPa |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