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禪寺又名長慶寺,位于福州西郊怡山,為福建五大禪林之一。據《三山志》記載,南朝梁時有一個名叫王霸的方士渡江入閩,宿棲怡山練丹修仙,每遇饑荒歲月,便“金運米食貧者”后得道成仙。唐貞元間觀察使李若,在其居住處修建沖虛觀表示紀 念。唐成通八年觀察使李景溫和延大安禪師來居首開法席,定名為清禪寺,住僧三千人,后改名延壽寺。五代后唐長興年間,閩王王延鈞更名長慶寺。 西禪寺殿宇巍峨壯觀,擁有大雄寶殿、明遠閣、念佛堂、無盡藏、放生園、大方堂、鐘鼓樓、庫房等一套完整的建筑物,占地百余畝,廊廡相通庭院廣闊、紅梅翠竹、清松古荔環繞其間。其中大雄寶殿規模比鼓山涌泉寺更大,正中三尊巨佛,襯墊石雕蓮花座,旁列十八羅漢,造型灑脫。屏墻后背繪有大型壁畫,門外有鐵塔長燈。藏經閣后新建玉佛樓,內藏華僑捐獻的緬甸大玉佛兩尊,一坐一臥,坐佛高2.95米,臥佛長3.7米,為全國最大的玉佛。 西禪寺還以盛產荔枝馳譽遐邇,每逢荔紅季節,省城文人名士,多攜侶邀友前來相聚,品嘗佳果,吟詩題字。歷代名人如宋端明殿學土蔡襄、抗金名相李綱,明嘉靖年間禮部尚書曹學全等都在此留下足跡。 西禪寺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如新加坡的雙林寺,為光緒年間微妙禪師之徒賢慧、性慧所創建,其規模與西禪寺略同,為海外最大寺廟。另外,馬來西亞檳城雙慶寺,越南普陀寺等都是西禪寺的廄院,并派僧師常住管理。西禪寺現存數座建筑物中,有不少清代臺灣同胞所留的遺跡。交通:公交33、38及39路都能到。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5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6℃ | 北風 | 1-2 | 1000hPa | 82% |
夜間 | ![]() | 陰 | 低溫13℃ | 北風 | 1-2 | 1000hPa | 82% |
6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8℃ | 北風 | 1-2 | 1001hPa | 79% |
夜間 | ![]() |
晴 | 低溫8℃ | 北風 | 1-2 | 1001hPa | 79% |
7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9℃ | 北風 | 1-2 | 998hPa | 8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1℃ | 北風 | 1-2 | 998hPa | 80% |
8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4℃ | 北風 | 1-2 | 999hPa | 84% |
夜間 | ![]() |
晴 | 低溫10℃ | 北風 | 1-2 | 999hPa | 84% |
9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22℃ | 北風 | 1-2 | 997hPa | 82% |
夜間 | ![]() |
晴 | 低溫9℃ | 北風 | 1-2 | 997hPa | 82% |
10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24℃ | 北風 | 1-2 | 996hPa | 77% |
夜間 | ![]() |
晴 | 低溫10℃ | 北風 | 1-2 | 996hPa | 77% |
11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24℃ | 北風 | 1-2 | 994hPa | 66% |
夜間 | ![]() |
晴 | 低溫9℃ | 北風 | 1-2 | 994hPa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