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軒(1916~1949),學名永安,字小軒,江都縣仙女廟(今江都鎮)人。1931年由于生活所迫,輟學后在仙女廟震泰錢莊學徒,參加陳士德為青年店員和學生組辦的外語講習班,學習英語、世界語和漢語拼音,開闊了視野。 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發起組織護廠大刀隊,廠方決定將機器設備轉運武漢,他冒著敵機轟炸的危險,將帳冊、資料裝進枕套徒步到達常州,幾番周折到達漢口,接著又遷往重慶,他主動負責管理生活,使工廠迅速恢復生產。 1938年初,在重慶復興鐵工廠當會計,由救國會負責人沙千里介紹,參加楊修范領導的青年職業互助會活動,不久成為互助會的領導同志。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川東青委創辦的《青年生活》月刊編委,并負責發行工作。1939年春,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接著調任中共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經常深入工廠,領導、發動群眾開展地下斗爭。1940年4月,在大溪溝21兵工廠分廠活動時,由于叛徒出賣,不幸被捕,被關在白公館看守所。1941年10月,被轉押到貴州息烽監獄,曾同譚沈明一起,發動難友與監獄主任周養浩作斗爭。1946年7月,又被押回重慶白公館看守所。他和譚沈明、韓子棟3人組成中共臨時支部,許曉軒任支部書記。多次帶領難友們進行越獄斗爭,并拒絕保證不再越獄,曾被罰帶重鐐在烈日下做苦工和關進黑牢。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許曉軒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他和難友們的斗爭事跡,是長篇小說《紅巖》中許云峰、齊曉軒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7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6℃ | 北風 | 3-4 | 1031hPa | 63%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東北風 | 1-2 | 1031hPa | 63%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3℃ | 北風 | 1-2 | 1029hPa | 72%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東南風 | 1-2 | 1029hPa | 72%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東南風 | 1-2 | 1025hPa | 76%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南風 | 1-2 | 1025hPa | 7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9℃ | 東南風 | 1-2 | 1026hPa | 80%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東南風 | 1-2 | 1026hPa | 80%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東南風 | 1-2 | 1023hPa | 61%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東南風 | 1-2 | 1023hPa | 61%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2℃ | 南風 | 1-2 | 1021hPa | 66% |
夜間 | ![]() |
晴 | 低溫10℃ | 南風 | 1-2 | 1021hPa | 66%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25℃ | 西南風 | 1-2 | 1018hPa | 64%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西南風 | 1-2 | 1018hPa |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