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游覽區,位于廬山五老峰南麓,山南景區東北端,緊靠九星公路旁。 白鹿洞游覽區主要由我國現存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白鹿洞書院和廬山佛教五大叢林之一海會寺及靈霄、木瓜洞等景點構成。其特點為,觀賞歷史文化書院遺址、古寺廟、石刻等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以高聳雄偉的五老峰為主景,探覓自然洞穴,欣賞秀麗的田園風光,遠眺湖光山色之美景.白鹿洞書院,在星子縣城北9公里處,位于廬山五老峰下山谷中,有靠后屏山,西依左翼山,南迎卑爾山,因唐李渤在此隱居讀書,曾養一鹿,故稱白鹿洞。 南唐曾在此辦起國學。北宋初年,各地設置書院,廬山國學乃朱稱白鹿書院,南宋時,理學家、教育家朱熹親手恢復并親身執教白鹿洞書院,使之與瞧陽、石 鼓、岳麓共稱為當時天下四大書院。這里周圍四山回合,一溪蜿流其中,泉清石秀,古木參天,環境優美。有華蓋松,回流山;有獨對亭、枕流橋、蹲鹿坡等。有朱熹書刻的"白鹿洞"、"枕流"、"自潔"等字。院內"慎思園"等處,明清兩代石刻甚多,現仍存一百余塊。最著名的數明紫霞真人的《游白鹿洞歌》,有"白云深處"四大字;有"五老高呼"四飛白體草書大字;有南宋石刻"四明史泰叔,雁蕩趙季清攜家來游"等。靈霄四周,為云霧茶茶園。 木瓜洞,在廬山東南石船峰前,因唐道士劉混成種木瓜為食而得名。洞門上有"木瓜洞"三字石刻。洞內摩巖有"石破云修"、"枯木云留跡,瓜生月播煙"。洞如石屋,洞頂薜藶蔓延,藤部有果如小蓮蓬,俗呼為木瓜球,可洗粉而食,清涼解熱,又有木瓜樹,結實如梨,可漬糖而食。洞下有石嵩隱道人墓及太極池。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6日周四 | 白天 | ![]() | 陰 | 高溫17℃ | 北風 | 1-2 | 1017hPa | 63%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東北風 | 1-2 | 1017hPa | 63% |
27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東北風 | 3-4 | 1014hPa | 5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東風 | 1-2 | 1014hPa | 57% |
28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北風 | 1-2 | 1015hPa | 79%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南風 | 1-2 | 1015hPa | 79% |
29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9℃ | 北風 | 1-2 | 1013hPa | 55% |
夜間 | ![]() |
晴 | 低溫8℃ | 東南風 | 1-2 | 1013hPa | 55% |
30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21℃ | 東南風 | 1-2 | 1011hPa | 42%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9℃ | 南風 | 1-2 | 1011hPa | 42% |
1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08hPa | 42% |
夜間 | ![]() |
陰 | 低溫11℃ | 南風 | 1-2 | 1008hPa | 42% |
2日周三 | 白天 | ![]() |
陰 | 高溫22℃ | 南風 | 1-2 | 1007hPa | 82% |
夜間 | ![]() |
陰 | 低溫9℃ | 南風 | 1-2 | 1007hPa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