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寺位于登封市區北2公里處,嵩山太室山南麓,寺周群山環拱,峰巒疊翠,溪水長流,古柏、叢林、群峰、寶塔構成了秀美靚麗的自然景觀,有“嵩山第一勝地”之美譽。 該寺創建于東漢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歷史上曾多次更改,但每次更改都是經過帝王親賜。魏明帝青龍二年更名護國寺;晉惠帝永康元年在寺左建法華寺;隋文帝仁壽二年更名舍利寺;唐太宗貞觀三年更名功德寺,玄宗開元年間更名御容寺,代宗大歷年復名法王寺,五代后唐分為五院,沿用護國、法華、舍利、功德、御容舊名。宋仁宗時又將五院合而為一,賜名“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寺占地約6000平方米,七進院落。寺內古樹參天,建筑宏偉,特別寺內兩株千年樹齡的古銀杏在冬春、秋夜之時,微風吹來,咚咚的木魚之聲及朗朗的誦經聲不絕于耳,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和香客留戀往返,實為天下一奇。站在法王寺月臺東望,兩座山峰,嶙峋崛突,相峙相應,形狀如門,人們稱之為“嵩門”,每到中秋佳節之夜,一輪銀盤的皎月,從半圓形的門洞中徐徐升起,不偏不倚,月滿嵩門,好似玉鏡嵌于架中,世稱此景為“嵩門待月”,此景是嵩山古八景之一,中原地區著名旅游勝地之一。同時,在法王寺周圍有幾座保存完好的佛塔,峻峭秀麗,雄偉壯觀,工藝精湛,在學術和建筑藝術上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7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東北風 | 1-2 | 1017hPa | 31%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南風 | 1-2 | 1017hPa | 31% |
28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8℃ | 南風 | 3-4 | 1012hPa | 43% |
夜間 | ![]() |
陰 | 低溫7℃ | 西南風 | 3-4 | 1012hPa | 43% |
29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西風 | 3-4 | 1010hPa | 21% |
夜間 | ![]() |
晴 | 低溫8℃ | 西北風 | 3-4 | 1010hPa | 21% |
30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22℃ | 西北風 | 3-4 | 1011hPa | 22%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西南風 | 1-2 | 1011hPa | 22% |
1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3℃ | 西南風 | 1-2 | 1007hPa | 46% |
夜間 | ![]() |
晴 | 低溫8℃ | 西風 | 1-2 | 1007hPa | 46% |
2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26℃ | 西北風 | 3-4 | 1002hPa | 38% |
夜間 | ![]() |
晴 | 低溫8℃ | 北風 | 3-4 | 1002hPa | 38% |
3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23℃ | 南風 | 3-4 | 1005hPa | 36% |
夜間 | ![]() |
晴 | 低溫8℃ | 南風 | 3-4 | 1005hPa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