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龍山(又名烏龍山),在金壇城南的金溧漕河之濱,距城二公里左右,其山形似拳頭,海拔近百米,長1公里左右。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蒼蒼。解放前,山上有寺、觀、廟、庵等多處,其山之東有寶塔寺及龍山塔,山之南有呂祖廟,山之西有圓通庵,山之高坡更有季子殿(祭季札的專祠)。它是全縣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烏龍疊翠”。 明代詩人有《春晴泛舟登龍山》詩曰:“一春今日好,與客泛新晴,野水綠于染,青山近若迎。巖花嬌送酒,谷鳥巧呼名,歸線漁舟晚,吉扉敝月明。”南宋監察御史張巖游龍山時,亦曾留有“顧龍山色郁蒼蒼,此日登臨憶上皇……”之詩句。 由于龍山鐘秀,人杰地靈,南宋度宗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縣內茅山書院亦徒建于顧龍山新興寺之右,一時成為全縣的最高學府所在地。 有意思的是顧龍山還與明朝皇帝朱元璋有著一段巧緣。元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帶領義軍東征攻集慶路時,在金壇地區同于高五郎作戰,曾駐營顧龍山一帶,他對此處景物極為贊賞,即興填詞一首曰:“望西南隱隱神壇,獨跨征車,信步登山,煙寺迂迂,云林郁郁,風竹姍姍,塵不染浮生九還,客中有僧舍三間,他日偷閑,花鳥娛情,山水相看?!敝煸白隽嗣鞒_國皇帝后,此詞后來刻于石碑(碑高105公分,寬59公分,厚15.5公分),并特在山頂建“御碑亭”置碑于亭中,為顧龍山增色。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6℃ | 北風 | 1-2 | 1032hPa | 5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北風 | 1-2 | 1032hPa | 57%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北風 | 1-2 | 1030hPa | 63%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東南風 | 1-2 | 1030hPa | 63%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東南風 | 1-2 | 1026hPa | 83%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東風 | 1-2 | 1026hPa | 83%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6℃ | 東風 | 1-2 | 1027hPa | 82%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82%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東南風 | 1-2 | 1024hPa | 6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東南風 | 1-2 | 1024hPa | 60%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9℃ | 南風 | 1-2 | 1022hPa | 69%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9℃ | 南風 | 1-2 | 1022hPa | 69%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19hPa | 6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南風 | 1-2 | 1019hPa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