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可河下游有一條溝叫"紅軍溝"。進溝不遠便看見前面的山腳下兀立著一塊高約五六米的長方形青色巨石,巨石正面光潔平整,上面寫有"北上響應全國抗日反蔣斗爭!安慶宣"十五個黑色大字,字體說不上優美流利,但剛勁有力,赫然醒目??磥恚拇_是紅軍留下的遺跡。 關于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過去一直沒有提到過青海,這則標語的出現不能不說是紅軍長征史上的一大新發現。1936年7月上旬,紅軍長征部隊在甘孜會議以后,二、四方面軍先后由甘孜分三路縱隊向川北挺進。當時二方面軍由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副總指揮肖克、副政委關向應、參謀長李達,以及六軍軍長陳伯鈞、政委王震等率領向四川壤塘方向進軍。其中六軍的直屬機關和十六、十七、十八、模范師與三十二軍等,于7月13日先后進入班瑪縣境內,然后沿馬可河北上,抵達班前鄉一帶進行籌糧和短期休整。7月22日前后,由班瑪出發,經久治到達四川阿壩與主力部隊會合。這幅標語就是當時紅軍二方面軍安慶分部路過子木達溝時留下的。當時由于時間短促,行色匆匆,加之語言障礙等原因,紅軍當時并不清楚馬可河班前鄉一帶屬于青海境內。所以,后來一直無人提起。直到解放后好多年,人們發現這幅寫在巖石上的標語后,才知道紅軍長征曾經過了班瑪縣。這樣,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不是11個省,而應是12個省了。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1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3℃ | 南風 | 1-2 | 676hPa | 42%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東南風 | 1-2 | 676hPa | 42%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3℃ | 西風 | 1-2 | 680hPa | 27% |
夜間 | ![]() |
晴 | 低溫-11℃ | 東北風 | 1-2 | 680hPa | 27%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4℃ | 南風 | 1-2 | 678hPa | 20%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東北風 | 1-2 | 678hPa | 20%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7℃ | 西南風 | 1-2 | 678hPa | 19%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東北風 | 1-2 | 678hPa | 19%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8℃ | 東北風 | 1-2 | 675hPa | 25%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東北風 | 1-2 | 675hPa | 25%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7℃ | 西南風 | 1-2 | 674hPa | 32%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東北風 | 1-2 | 674hPa | 32%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9℃ | 南風 | 1-2 | 677hPa | 25%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南風 | 1-2 | 677hPa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