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為呂梁山支脈,前連懸甕山,西接天龍山,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余公里處。 龍山主峰極頂,有元初大道人宋德芳主持重建的昊天觀,觀址東側,有石窟八洞,為國內僅存的元代道教石窟群。 龍山道教石窟,主要開鑿于元太宗六年(一二三四年),大道人宋德芳主持營造。宋德芳號披云子,山東萊州掖城人。金大定二十二年(—一八二年)生,丘處機弟子。興定四年,隨師赴西域乃蠻國(今內蒙古科不多地區)拜見元太祖成吉思汗,三載還燕,師封“國師”,弟子受寵,后提點教門,往返于大都、平陽、終南山之間,主持醮事。元代以前龍山即已有道教造像兩窟,為宋德芳游太原西山時所發現。宋德芳重建昊天觀,并開鑿三洞石窟?,F存第四、第五兩窟,面型衣飾、線條手法,極富宋風,似為宋人開鑿,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五窟面型方圓,衣飾厚沉,皆為元初風格。第八窟規模甚小,石雕軀體之外敷以泥塑,為后人補造。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窟,實則一窟三層,與第六、第七兩窟同為宋德芳所主持開鑿.八個窟現存道教造像七十八尊。 龍山石窟規模雖不大,但雕鑿技術奇特,面型方圓。衣飾沉厚,線條簡練,風格粗獷,生活氣息濃郁。我國石窟造像多為佛教題材,此窟甚異,內容全為道府諸神和立門列祖,截至目前所知,尚屬海內孤例,亦可稱之為元代道教雕像的代表作。一九五七年公布為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7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10℃ | 北風 | 1-2 | 918hPa | 26%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北風 | 1-2 | 918hPa | 26%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1℃ | 西南風 | 1-2 | 915hPa | 30%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東風 | 1-2 | 915hPa | 3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3℃ | 西北風 | 1-2 | 914hPa | 28%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西北風 | 1-2 | 914hPa | 28%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5℃ | 南風 | 1-2 | 915hPa | 22%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東風 | 1-2 | 915hPa | 22%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南風 | 1-2 | 911hPa | 21%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風 | 1-2 | 911hPa | 21%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西南風 | 3-4 | 907hPa | 22%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北風 | 1-2 | 907hPa | 22%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8℃ | 西南風 | 1-2 | 913hPa | 21%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南風 | 1-2 | 913hPa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