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城之文廟,原在城西縣前街(即令府西街西段)一帶,規模雖壯觀,但遠不及今文廟。清光緒七年(1881年),汾河決堤,文廟毀于大水。水退之后,山西巡撫張之洞,遂在原崇山寺的廢墟( 今文廟址 )之上,大興土木,新建文廟,文廟巷之名稱亦得于此時。 新建的文廟,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門、廡、祠,組成三進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毀的零星建筑,較之原廟更為恢宏 、莊重 、婉雅、俊逸。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原文廟的功用,由奉祀孔圣人逐漸發生了演變,到1920年,文廟改辟為“山西省圖書博物館”,新中國誕生后,于1951年,將一大批劫后余生的文物,收藏于此,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山西省博物館”。如今已是一個收藏和保管有陶器、青銅器、雕塑、書畫等 9萬余件文物、陳列面積達2500余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館。經專家初步鑒定:館藏的諸多文物中,一級文物四百余件,二級文物六百余件,三級文物五千余件。其中,不少物器是國內現存的稀世珍品。這些豐富的、珍貴的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反映了我省各個歷史時期和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為了使這些文物 ,古為今用,服務于現實,山西省博物館本部,利用原文廟的舊有建筑,以歷史分期為界,開辟了“山西古代史”、“山西近代史”、“山西革命史”三個大型陳列室,展出了我省從原始社會、封建社會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各種文物,揭示了汾河流域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0℃ | 北風 | 1-2 | 918hPa | 26%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北風 | 1-2 | 918hPa | 26%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1℃ | 西南風 | 1-2 | 915hPa | 30%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東風 | 1-2 | 915hPa | 30%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3℃ | 西北風 | 1-2 | 914hPa | 28%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西北風 | 1-2 | 914hPa | 28%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5℃ | 南風 | 1-2 | 915hPa | 22%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東風 | 1-2 | 915hPa | 22% |
28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南風 | 1-2 | 911hPa | 21%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風 | 1-2 | 911hPa | 21% |
29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西南風 | 3-4 | 907hPa | 22%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北風 | 1-2 | 907hPa | 22% |
30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8℃ | 西南風 | 1-2 | 913hPa | 21%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南風 | 1-2 | 913hPa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