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島位于浙江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呈狹長形,南北最長處為8.6里,東西最寬外3.5公里。最高處佛頂山,海拔約300米。傳說,五代后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鍔自五臺山請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山被大風所阻,于紫竹林結茅留居,建“不肯去觀音院”。歷朝相繼在此興建寺院,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其中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規模宏大,建筑考究,是我國清初寺廟建筑群的典型。普濟禪寺始建于宋,為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筑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禪寺始建于明,依 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蹪U寺建于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普陀山作為佛教勝地,最盛時有82座寺庵,128處茅篷,僧尼達4000余人。 普陀山奇巖怪石很多。著名的有磐陀石、 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余處。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個弧形沙灘,長約3里,沙細坡緩,沙面寬坦柔軟,是一個優良的海水浴場。夏天去游覽,可帶上游泳衣在這里暢游。島上樹木蔥郁,林幽壑美,有樟樹、羅漢松、銀杏、合歡等樹。大樟樹有1000余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樹圍達6米。還有一株“鵝耳櫪”,是我國少見的珍貴樹種,列為國家二等保護植物。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論在哪一個景區、景點,都使人感到海闊天空。雖有海風怒號,濁浪排空,卻并不使人有驚濤駭浪之感,只覺得這些異景奇觀使人振奮。普陀山既以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林深邃見長。登山攬勝,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島浮在海面上,點點白帆行駛其間,景色迷人。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小雨 | 高溫14℃ | 北風 | 4-5 | 1028hPa | 6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北風 | 4-5 | 1028hPa | 66%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9℃ | 北風 | 3-4 | 1028hPa | 63%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北風 | 1-2 | 1028hPa | 63%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陰 | 高溫10℃ | 東南風 | 3-4 | 1024hPa | 79%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東南風 | 3-4 | 1024hPa | 79%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2℃ | 東風 | 3-4 | 1025hPa | 69%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北風 | 1-2 | 1025hPa | 69%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2℃ | 北風 | 1-2 | 1023hPa | 73%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北風 | 1-2 | 1023hPa | 73%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南風 | 3-4 | 1021hPa | 7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8℃ | 南風 | 3-4 | 1021hPa | 77%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陰 | 高溫14℃ | 南風 | 3-4 | 1018hPa | 85% |
夜間 | ![]() |
陰 | 低溫7℃ | 南風 | 3-4 | 1018hPa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