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龍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图胰瞬捎弥性瓭h族建筑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技藝,在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普通圍龍屋占8畝、10畝,大的占地30畝以上。一座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壘。屋內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而所、倉庫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是中國封建自給自足生活的典型縮影。與眾多圓形轉龍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圍龍屋是方形的,被稱為“府第式”、“角樓”。其形制接近北方傳統的“四合院”,其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在市郊東源縣仙塘圩鎮周圍,保留較好的客家民居就達30多座?,F這座被辟為客家民俗博物館供游人參觀的民居是河源圍龍屋的典型代表。據記載,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經主人復修并擴建后棟,共66間房、24個廳、12個天井,算來這座民居的年齡已有250歲了。 這座圍龍屋規模大,結構復雜,布局講究。其中不僅有臥室、澡堂、書房、廚房,而且還有一個四層高的樓閣。來到樓閣,大家如果留意的話,可以注意到每一層四壁上都開有小方窗。也許有人產生疑問,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嗇了嗎?我這里要告訴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敵入侵的嘹望孔、射擊孔,便于用土槍、土炮、弓箭等武器抗擊來犯之敵。圍龍屋如此設計,與當時客家人的處境有很大的關系:客家南遷入偏僻山區,受當地人的排擠和欺侮,為了一致對外,他們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25℃ | 北風 | 1-2 | 1020hPa | 80% |
夜間 | ![]() | 晴 | 低溫15℃ | 北風 | 1-2 | 1020hPa | 8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4℃ | 東風 | 3-4 | 1022hPa | 67% |
夜間 | ![]() |
晴 | 低溫13℃ | 北風 | 1-2 | 1022hPa | 67%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3℃ | 北風 | 1-2 | 1021hPa | 67% |
夜間 | ![]() |
晴 | 低溫13℃ | 北風 | 1-2 | 1021hPa | 67%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24℃ | 北風 | 1-2 | 1021hPa | 75% |
夜間 | ![]() |
晴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21hPa | 75%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5℃ | 北風 | 1-2 | 1019hPa | 64% |
夜間 | ![]() |
晴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19hPa | 64%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25℃ | 北風 | 1-2 | 1018hPa | 66% |
夜間 | ![]() |
晴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18hPa | 66%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25℃ | 北風 | 1-2 | 1017hPa | 59% |
夜間 | ![]() |
晴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17hPa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