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25年6月26日 周四 |
![]() |
小雨轉陰 8~4℃ 北風1-2 8m/s 降雨量:0.0mm |
日出日落 今天:07:15 | 18:51 明天:07:14 | 18:51 |
體感溫度:3℃ 濕度:97% 氣壓:899hPa 能見度:2km |
甕安地域開拓較早,文化歷史悠久。夏朝歸屬梁州,唐代置甕水長官司,元代置舊州、草塘等處長官司,明代置草塘、甕水安撫司,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以甕水、草塘安撫司合置甕安縣。1949年12月11日解放,先后隸屬貴陽、貴定、安順專區和黔南帥l。境內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清代學者傅玉書著有戲劇作品《鴛鴦鏡傳奇》,開貴州戲劇創作之先河,編撰《桑梓述聞》,為全國第一部私家志書;史學家猶法賢完成貴州史《黔史》;清著名學者趙旭培稱“黔人兩大宗,皆甕安人也”。有早期革命先驅、南京雨花臺烈士冷少農,紅軍作家陳靖,后者著有長篇小說《金沙江畔》、《紅軍不怕遠征難》、《往日情深》等數百萬字的文學作品。
甕安區位優勢較為突出。境內公路四通八達,省道206、302公路呈“十”字型貫穿縣境,是連接川、渝、黔、湘、桂、鄂的交通樞紐,全縣23個鄉鎮和80)%的村均有客車營運;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3萬余門,鄉鎮均開通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正在建設的國家重點工程構皮灘電站建成后,將為甕安開通烏江航道進入長江經濟開發帶提供有利條件。
甕安是革命老區縣。紅軍長征曾三過甕安,從1934年10月3曰紅軍長征進入甕安,至中央紅軍離開縣境,歷時一年零三個月。紅軍在甕安期間,召開了彪炳史冊的“猴場會議”,進行了著名的突破烏江戰斗,建立了紅軍進人黔北的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及武裝——珠藏桐梓坡農會、桐梓坡游擊隊。
測量時間 | 項目 | 測量值 | 水質類別 | Ⅲ類標準 |
pH | 6-9 | |||
溶解氧 | ≥5 | |||
氨氮 | ≤1.0 | |||
高錳酸鹽指數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