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諸暨市西北23公里處。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為五泄構成了天然的山水畫卷,素有“小雁蕩”之稱。當地人稱瀑布為泄,一水折為五級,所以叫“五泄”。五泄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聞名于世,酈道元的《水經注)里,就有著詳細的記載。歷代的文人墨客如宋楊萬里、王十朋,元楊鐵崖,明陳洪綬、徐渭、袁宏道、宋濂都曾來此游覽,留下了畫稿、詩文。明代吳中四才子唐寅、文征明等賽詩于五泄,更是傳為佳話。 游覽五泄,一般從青口進入,古人云:“五泄名山青口鎖,到此看山山便可”。沿公路前行,路旁曲溪青流,遠處便是疊石巖。它壁立數十丈,層層疊疊如彩屏。再前便是稱作“五泄湖”的水庫,其彎彎曲曲,長2公里許,猶似一條綠色的綢帶飄浮在群山之中,頗有富春山水的風采。在游船中還可以觀賞許多奇特的山石景觀,夾巖洞為其中一景。當年夾巖洞下有夾巖寺,香火較旺,水庫建成后,寺廟成為水底龍宮。夾巖洞恰好位于湖面之上,洞高16米,深20米,內曾供奉千手觀音,外觀幽暗莫測,頗具神秘色彩。沿湖還可以觀賞元寶峰、鷲鷹峰、仙桃峰、老僧峰等。游人在天一碧碼頭登巖后,沿五泄溪北上,過遇龍橋,就是五泄禪寺。寺又稱永安禪寺,相傳為五臺山靈默禪師在唐元和三年(808年)所建,至今還保存著明代畫家陳洪綬書寫的“三摩地”石刻門額,清大學士劉墉為官廳題寫的“雙龍湫室”匾額。寺左面的石壁上還刻有徐渭“七十二峰深處”的題詞,均為珍貴文物。寺內香火頗旺。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7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北風 | 3-4 | 1025hPa | 68% |
夜間 | ![]() | 陰 | 低溫3℃ | 東北風 | 3-4 | 1025hPa | 68%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東風 | 3-4 | 1023hPa | 68%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北風 | 1-2 | 1023hPa | 68%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4℃ | 東北風 | 3-4 | 1020hPa | 81%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北風 | 1-2 | 1020hPa | 81%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北風 | 3-4 | 1020hPa | 72%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北風 | 1-2 | 1020hPa | 72%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東風 | 3-4 | 1018hPa | 69%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北風 | 1-2 | 1018hPa | 69%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北風 | 1-2 | 1016hPa | 71% |
夜間 | ![]() |
陰 | 低溫8℃ | 北風 | 1-2 | 1016hPa | 71%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陰 | 高溫23℃ | 北風 | 1-2 | 1013hPa | 64% |
夜間 | ![]() |
陰 | 低溫4℃ | 北風 | 1-2 | 1013hPa |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