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稷山城西4公里馬村西側。寺居土崗四面遼闊,掩映于棗林之中,別具佳趣。唐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創建,翌年改今名。元明清各代多次重建、修葺和補繪?,F存建筑多為元明遺物。面積約6000余平方米,分前后兩進院落,大小殿宇八座。前院有天王殿、羅漢殿、地藏殿(殘壞),北向為彌陀殿;后院有大雄寶殿、腰殿和后殿及東西兩廂,后殿兩側各有垛殿,分別供護法、韋馱、祖師及伽藍。腰殿和后大殿均為三開間,單檐懸山式屋頂。腰殿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修,后大殿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修,垛殿亦為元代遺物。各殿塑像皆已不存,唯腰殿與后大殿內尚存壁畫,約185.13平方米。后大殿有壁畫六張高2.3米、寬1.2米,內容主要是佛及菩薩像,東壁為釋迦像,兩側畫阿難、迦葉二弟子及二菩薩,兩隅有護法金剛;西壁為彌勒佛及脅侍菩薩,西南隅為侍者和供養人。后殿壁畫大都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補繪或重裝,唯西南隅少部分粉墨古樸,還保留元代遺風。腰殿壁畫總體畫面高四米,寬七米,為水陸畫,內容甚廣,有佛教、道教及儒家題材,人物紛繁但不雜亂,栩栩如生。腰殿壁畫東西南三壁為建殿時所作,北壁和扇面墻為明代補繪。壁畫以腰殿技巧最精,人物比例適度,色彩渾厚,線條流暢,畫工之巧,可與永樂宮壁畫媲美。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西北風 | 1-2 | 969hPa | 30%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西風 | 1-2 | 969hPa | 3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陰 | 高溫14℃ | 西南風 | 1-2 | 967hPa | 33%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0℃ | 西南風 | 1-2 | 967hPa | 33%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西北風 | 3-4 | 965hPa | 25%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東風 | 1-2 | 965hPa | 25%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東南風 | 1-2 | 964hPa | 20%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東南風 | 1-2 | 964hPa | 20%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西南風 | 1-2 | 960hPa | 24%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南風 | 1-2 | 960hPa | 24%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21℃ | 西風 | 1-2 | 956hPa | 36%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東南風 | 1-2 | 956hPa | 36%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21℃ | 西南風 | 1-2 | 961hPa | 28%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西南風 | 1-2 | 961hPa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