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蘇溪寺,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0公里處的蘇溪村西側。寺院座北朝南,東臨綿山,西傍汾河山環水繞,水秀山青,古樹交蔭,風景秀麗,為三晉古剎群中不可多得的一處勝景。 據現存的碑文記載,寺院創建于唐代咸通l1年(870),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賜福保佑庶民長壽而得名:“資壽寺”。所謂“資”者,供給、賜予也。據說宋代寺中香火較為興盛,每日朝鐘暮鼓過堂上殿的僧徒,多達20余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圍林木失火而致毀。隨之,眾僧各奔東西,香火斷絕。相傳,元泰定元年,一個名叫法海的遠道僧人,往綿山抱佛寺訪友路過此地,目擊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腳有日,在鄰近幾十個村舍,持缽沿門講念經佛,意在激發當地村民復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舉,甚為奏效。不日周圍的鄉紳、商號、村民等,紛紛捐助銀兩、財物,于泰定三年(132年)動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興工進行了大規模的補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好在后來的朝代里,雖屢有戰亂,但寺院和佛像的損壞程度不大?,F存的建筑,均為明代重修。資壽寺規模頗大,院落宏敞,布局完整,總占地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古剎建筑群體,均為磚木結構。寺內主要建筑物有天王殿,雷音殿,羅漢殿,地藏殿,藥師殿,二郎殿等。這些古代建筑結構奇巧,雕梁畫棟,碧瓦凌空。屋頂三彩琉璃瓦覆蓋,制作精巧,很有特色。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7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10℃ | 西北風 | 3-4 | 923hPa | 26%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東北風 | 1-2 | 923hPa | 26% |
2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1℃ | 西南風 | 3-4 | 920hPa | 32%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西風 | 1-2 | 920hPa | 32% |
29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3℃ | 西北風 | 3-4 | 919hPa | 31%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東風 | 1-2 | 919hPa | 31% |
3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西風 | 1-2 | 920hPa | 21%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東南風 | 1-2 | 920hPa | 21% |
3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西南風 | 1-2 | 915hPa | 20%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風 | 1-2 | 915hPa | 20% |
1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西風 | 1-2 | 912hPa | 24%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北風 | 1-2 | 912hPa | 24% |
2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8℃ | 西南風 | 1-2 | 917hPa | 21%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南風 | 1-2 | 917hPa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