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3公里的伊河兩岸東、西山上。西山又名龍門山,故名。古稱伊闕,故又稱伊闕石窟。開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即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至清末1000余年間不斷營造,尤以北魏和唐代為盛。大小窟龕分布于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的崖壁上?,F存窟龕約2100余個,佛塔40余座,題記碑碣3860種,造像10萬余尊。龍門石窟中唐窟數量最多,約占2/3,典型洞窟有潛溪寺、奉先寺、看經寺等;北魏次之,約占1/3,典型洞窟有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萬佛洞等。洞窟造像多為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也有世俗供養人和佛傳、本生故事。奉先寺摩崖像龕鑿有11尊雕像,主佛盧舍那佛高達17米;萬佛洞南北兩壁滿雕石像達1.5萬尊,均屬唐代造像杰作。碑刻題記數量居全國石窟之首,著名者如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初唐、盛唐書法之作。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1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6℃ | 西風 | 1-2 | 1001hPa | 38%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西南風 | 1-2 | 1001hPa | 38%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6℃ | 西南風 | 1-2 | 997hPa | 37% |
夜間 | ![]() |
陰 | 低溫5℃ | 西南風 | 1-2 | 997hPa | 37%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西風 | 3-4 | 996hPa | 28%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西風 | 1-2 | 996hPa | 28%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東風 | 1-2 | 995hPa | 24%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西南風 | 1-2 | 995hPa | 24%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22℃ | 東南風 | 1-2 | 992hPa | 36%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西南風 | 1-2 | 992hPa | 36%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5℃ | 西風 | 3-4 | 987hPa | 4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4℃ | 西南風 | 1-2 | 987hPa | 46%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22℃ | 西南風 | 1-2 | 990hPa | 37%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西南風 | 1-2 | 990hPa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