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五君祠在端州區城北路,現端州醫院院內。建于1922年,原稱三君祠,為紀念1915年肇慶洪水泛濫景福圍崩決時大力救災的鄧瑤光、凌福彭、葉蘭泉三人。1935年,又將熱心當地水利事業的余漢謀、梁祖誥二人列進祠內紀念,遂改名為紀念五君祠。 該祠結構與一般的祠堂建筑不同,實屬書室結構。建筑為硬山頂,硬山擱檁式結構,室內分兩層,鋪樓板,中間為廳堂,旁邊為居室,中以天井分隔,總面積336平方米。1925年冬至1926年4月,葉挺獨立團第三營營部進駐該祠;同年5月,第三營隨團離肇出師北伐。此祠在民國時期曾是肇慶景福圍董事會的會址,故祠內有水利碑記多通,現墻壁上尚鑲嵌有碑記三通。其一是《魚圩歸蛋民資生告示碑》,高1.60米,寬0.80米,楷書,刻于清乾隆八年(1743),碑文規定撈捕魚花(魚苗)的魚步歸蛋民經營,詳列魚批名稱地點及經營者姓名。其二是《七十二魚破撥歸景福圍告示碑》,高0.96米,寬0.62米,楷書,刻于1916年,記述土豪勾結蛋長欺壓蛋民,中飽私囊,蛋民難以營生,因此把梅子汛至羚羊峽的七十二魚神撥歸景福圍管理。其三是《禁在堤岸建筑店鋪告示碑》,高0.96米,寬0.50米,楷書,刻于1916年,碑文規定,為確保景福圍的安全,嚴禁在堤岸要害地方三瑪街、塔腳街、來紫坊等處建筑鋪屋。1984年公布為肇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25℃ | 北風 | 1-2 | 1012hPa | 53% |
夜間 | ![]() | 晴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12hPa | 53%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4℃ | 北風 | 1-2 | 1013hPa | 8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13hPa | 80%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4℃ | 北風 | 1-2 | 1012hPa | 6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12hPa | 66%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4℃ | 北風 | 1-2 | 1012hPa | 69%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12hPa | 69%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4℃ | 北風 | 1-2 | 1009hPa | 64%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09hPa | 64%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4℃ | 北風 | 1-2 | 1008hPa | 59%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3℃ | 北風 | 1-2 | 1008hPa | 59% |
28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5℃ | 北風 | 1-2 | 1008hPa | 7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4℃ | 北風 | 1-2 | 1008hPa |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