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頭地道位于山西省定襄縣城西二公里處的西河頭村。距太原去五臺山旅游的必經之路忻阜公路僅一公里,被譽為點綴在五臺山旅游在線的一顆璀璨明珠。定襄縣抗戰時期為晉察冀邊區根據地西線的重要門戶,解放戰爭時期也是軍事戰略要地。戰爭年代,全縣一百五十七個自然 村就有八十多個挖有地道。西河頭地道戰遺址,馳名中外,它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兩大地道戰遺址之一,一九八六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所在地定襄縣,為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根據地西線的重要門戶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軍事戰略要地。 西河頭地道,開挖于1942年,始為簡易地道,只能藏人。后根據戰爭需要,逐步完善,到1947年秋,動員500余人,經40晝夜才挖成了全長五公里的能防水、防煙、防毒,并由三條大干線,五十二條支線所組成的縱橫交錯的地道網。其結構共構共分三層,內有出入口、出擊口、卡口、翻口、陷井、地堡、明暗槍眼,“迷魂陣”以及指揮部、休息室、儲藏室、水井、廚房等戰斗和生活設施,是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的地下長城。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年代,西河頭人民和定襄武工隊,依托地道,配合地雷,開展了地道戰、地雷戰,同敵人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前后共經過大小戰斗11次,擊擊傷了敵人1000余人,繳獲各種武器400余件,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1995年在地道戰紀念館院內建成起了一座花崗巖大型石雕群像所組成的定襄革命烈士紀念碑,并經過對展廳模型整修,數據文物充實,地道遺址恢復性維修和新增“聽抗戰故事、看抗戰影片、吃抗戰飯菜、穿抗戰服裝”等系列“話抗戰,憶當年”的參觀教育內容后,重新對外開放。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7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7℃ | 北風 | 1-2 | 922hPa | 34%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西北風 | 1-2 | 922hPa | 34% |
28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0℃ | 西風 | 1-2 | 918hPa | 39% |
夜間 | ![]() |
晴 | 低溫-6℃ | 西風 | 1-2 | 918hPa | 39% |
29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1℃ | 北風 | 1-2 | 918hPa | 36%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西風 | 1-2 | 918hPa | 36% |
3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北風 | 1-2 | 919hPa | 30%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西南風 | 1-2 | 919hPa | 30% |
3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西風 | 1-2 | 914hPa | 27%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風 | 1-2 | 914hPa | 27% |
1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東北風 | 1-2 | 911hPa | 28%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風 | 1-2 | 911hPa | 28% |
2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8℃ | 西風 | 1-2 | 917hPa | 26% |
夜間 | ![]() |
晴 | 低溫-1℃ | 西風 | 1-2 | 917hPa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