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連弟橋位于陜縣觀音堂鎮和硤石鄉之間,橋高48米,長172.5米,是隴海鐵路線上最高的橋梁,也是隴海鐵路貫通東西的關鍵工程。1921年由法、英、比利時三國工程師共同設計,用了4年時間建成。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將橋炸毀,只剩下5個橋墩。1949年,為解放大西北,鐵道兵奉命搶修,由于技術落后,只得靠人力在半空中作業,而且隨時都可能粉身碎骨。當地農民說"八號頂,八號頂,失手掉成餅;八號端,八號端,上橋如上天。"鐵道兵某支隊戰士楊連弟以大無畏精神創造了單面云梯,帶頭攀上了40多米高的橋墩,為大橋修復爭取了時間。為此,楊連弟榮獲"登高英雄"稱號??姑涝瘯r,楊連弟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3年5月,在搶修清川江大橋時光榮犧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英雄稱號,命名他所在連隊為"楊連弟連"。他同時還榮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獲金星獎章有一級國旗勛章。我國鐵道部將八號橋命名為"楊連弟橋",并在該橋西北側建立了楊連弟紀念碑。碑高14.5米,碑身上窄下寬,正面為梯形,碑面上銘刻"楊連弟烈士紀念碑"幾個紅色大字。碑面朝著鐵道,以便過往旅客瞻仰。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西風 | 3-4 | 962hPa | 30%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東風 | 1-2 | 962hPa | 3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陰 | 高溫14℃ | 西風 | 1-2 | 959hPa | 3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西風 | 1-2 | 959hPa | 3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西北風 | 3-4 | 958hPa | 27%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東北風 | 1-2 | 958hPa | 27%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8℃ | 東南風 | 1-2 | 957hPa | 20%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東南風 | 1-2 | 957hPa | 20%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9℃ | 西風 | 1-2 | 953hPa | 26%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南風 | 1-2 | 953hPa | 26%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9℃ | 西風 | 1-2 | 949hPa | 38%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西南風 | 1-2 | 949hPa | 38%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西風 | 1-2 | 953hPa | 29%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西風 | 1-2 | 953hPa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