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位于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黃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來",距市區約30公里。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它只露出一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沖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于黃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來到這里,寫下了"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的詩句,命大臥魏征勒于砥柱之陰。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也為它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釘波心。頂住三門險,根連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又說是一位黃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領幾條貨船駛往下游,船行到神門河口,突然天氣驟變,狂風不止,大雨傾盆。剎那間,峽谷里白浪滔天,霧氣騰騰,看不清水勢,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駕船穿越神門,眼看小船就要被風浪推向巖石。老艄公大喝一聲:"掌好舵,朝我來"。他縱身跳進了波濤之中。船工們還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聽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來,朝我來",原來是老艄公站在激流當中為船導航。船工們駛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個浪頭將船推向下游,離開險地。船工們在下游將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見他已經變成了一座石島,昂頭挺立在激流中,為過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們把這座石島叫"中流砥柱"也叫"朝我來"。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西風 | 3-4 | 962hPa | 30%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東風 | 1-2 | 962hPa | 3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陰 | 高溫14℃ | 西風 | 1-2 | 959hPa | 3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西風 | 1-2 | 959hPa | 3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6℃ | 西北風 | 3-4 | 958hPa | 27%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東北風 | 1-2 | 958hPa | 27%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8℃ | 東南風 | 1-2 | 957hPa | 20%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東南風 | 1-2 | 957hPa | 20%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9℃ | 西風 | 1-2 | 953hPa | 26%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南風 | 1-2 | 953hPa | 26%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9℃ | 西風 | 1-2 | 949hPa | 38%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西南風 | 1-2 | 949hPa | 38%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20℃ | 西風 | 1-2 | 953hPa | 29%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西風 | 1-2 | 953hPa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