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隆寺,也稱沙溝寺,全稱為“德爾隆益嘎曲僧林”,位于今夏河縣王格爾塘鄉之西南方五公里處,該寺因所在山谷名稱而得名,意為“寶藏谷”,這里是藏族歷史上著名的女密宗師,藏傳佛教能斷派創始人瑪玫拉仲埋“伏藏”之外。 相傳,在藏歷第三繞迥木龍年(1184年南宋淳熙十一年,甲辰)前后,瑪玖拉仲師 徒活動于今夏河縣一帶地區,在大夏河旁的山谷中修行、傳法,大約在木龍年初,瑪玖拉仲和她的諸位弟子產生了在未來的時機弘揚大法和利益眾生的清凈心愿,于是積蓄了許多經籍、法器等,瑪玖拉仲的大弟子陀音多杰桑格制作了“伏藏”的寶瓶,小弟子陀音桑周以套子封裹好寶瓶,頓德俄格旺秀書寫了“伏藏”經文,最后由瑪玖拉仲親自加封。在木尼年的農歷三月十日,瑪玖拉仲帶領她的弟子及侍從攜帶許多經籍法器等“伏藏”,抵達雅爾莫合隆山溝(即今之德爾隆山溝內),在一座貌似布祿金剛腹部的巖石埋下了“伏藏”后,他們師徒面朝法王和四面護法作法,顯示種種神通,并對“伏藏”日后的發掘作了預言。經過了一個時期,有止貢噶舉派的僧人來此地修行,當地西果爾村的密乘瑜伽師年波拉杰估做了止貢.仁謙桑保的弟子,后來他按照上師的吩咐,于公元1222年,在止貢噶舉的僧人們修持的故址,建造了一座小寺院,稱“德爾寺”。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2℃ | 北風 | 3-4 | 1002hPa | 8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3℃ | 西南風 | 1-2 | 1002hPa | 8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 | 南風 | 3-4 | 1003hPa | 95% |
夜間 | ![]() |
晴 | 低溫-12℃ | 西北風 | 1-2 | 1003hPa | 95%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 | 南風 | 1-2 | 1007hPa | 90%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西南風 | 1-2 | 1007hPa | 90%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8℃ | 西南風 | 1-2 | 997hPa | 61%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南風 | 1-2 | 997hPa | 61%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西南風 | 1-2 | 1002hPa | 63%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西北風 | 1-2 | 1002hPa | 63%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9℃ | 西北風 | 3-4 | 994hPa | 5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南風 | 1-2 | 994hPa | 56%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 | 西南風 | 1-2 | 1006hPa | 7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西南風 | 1-2 | 1006hPa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