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克山位于齊齊哈爾市克東縣境內,在嫩江支流烏裕爾河的南岸。二克山的由來,據《黑龍江志稿》卷三載:“克東縣境內之山有名喀爾喀圖山,一作克爾克圖,省作二克山”。又因克山、克東二縣毗鄰而得名。 二克山系熄火山,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對二克山進行考察時,在山馬鞍形谷地上發現了一年新石器時代遺址,并采集了許多石器。在火山口廳側的斷崖地層發現了一件幾乎完整的陶鬲,據考,此陶鬲系青銅器,距今至少三、四千年之久了,故而推斷出二克山可能在距今1萬年前第四紀晚期爆發的。遙望二克山,雙峰屹立,蒼松翠柏,郁郁蔥蔥,每逢雨季,二峰時隱時現于云霧中,宛若仙境一般。大小二山相依,距大山西北1公里處有一小山獨臥,雙峰一丘,宛如雙親攜子、情趣盎然。二克山自古以來就是遠近聞名的游覽勝地. 1947年冬,在土改斗爭中,一些群眾出于對封建統治的仇恨,將禪堂神祠搗毀,現僅存有“別有洞天”碑,及安放鄒明和道士的浮屠塔和寫有“山青水秀、萬古流傳”的九孔透龍雕碑等文物古跡。近年,在宗教政策保護下,五臺山僧人覺海在南山甕中建造了一處12間的佛教寺院--楞嚴寺,二層的“居士樓”正在建造中,寺院里聚集了眾多的僧俗弟子誦經打坐,朝鐘暮鼓,顯現出善男信女的虔誠,昔日的繁華景象再度出現。為了方便游客上山,在山南坡修筑了538級臺階直通山頂,山頂處建一涼亭,供游人休息和觀光。站在山頂,克東風光盡收眼底,阡陌縱橫,一覽無遺,回頭北望,云霧繚繞處,五大邊池的群水若隱若現,如蓬萊仙境。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9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2℃ | 北風 | 3-4 | 1002hPa | 8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3℃ | 西南風 | 1-2 | 1002hPa | 80% |
20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 | 南風 | 3-4 | 1003hPa | 95% |
夜間 | ![]() |
晴 | 低溫-12℃ | 西北風 | 1-2 | 1003hPa | 95% |
21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1℃ | 南風 | 1-2 | 1007hPa | 90% |
夜間 | ![]() |
晴 | 低溫-7℃ | 西南風 | 1-2 | 1007hPa | 90% |
22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8℃ | 西南風 | 1-2 | 997hPa | 61% |
夜間 | ![]() |
晴 | 低溫-5℃ | 南風 | 1-2 | 997hPa | 61% |
23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西南風 | 1-2 | 1002hPa | 63%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西北風 | 1-2 | 1002hPa | 63%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9℃ | 西北風 | 3-4 | 994hPa | 5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南風 | 1-2 | 994hPa | 56%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 | 西南風 | 1-2 | 1006hPa | 7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西南風 | 1-2 | 1006hPa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