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祠墓,在東臺市臺南鎮興圩村,原祠分南、北二殿,北殿神龕內供奉董永泥塑像,兩殿之間有東西廂房。祠后為花墻圍成的墓園,園內蒼松翠柏、綠草紅花,中間土墓,石碑上刻有"漢董孝子諱永墓"。明正德七年,鹽法御史朱冠、分司謝貴修墓并重建孝子祠,"設社學于此,分司送生儒在堂,迪本鄉弟子"。明人陸原博題董孝子祠曰: 千年遺事青山在,冢草萋萋帶淚痕。環不歸雙鳳杳,白云長日護溪村。 明萬歷四年,水利道僉事黃猷吉在董孝子祠南殿內,供奉北宋范文正公仲淹 (西溪鹽倉監),胡文定公令儀 (江淮轉運使),張文靖公綸 (江淮發運副使)三賢塑像,北殿重塑董永像,改名"忠孝祠",忠褒"三賢",孝揚董永。 其實,董永確有其人。據劉積蘭《彭城堂筆記》所載:董永,乃西漢時人,家境貧寒,為雇傭糊口。山東青州貧女七妹,隨父逃荒至西溪,見董永賣身葬父,身受苦辛,很為同情,便以身相許。成婚后,董永仍為傭工,七妹將自己從故鄉帶來的蠶子孵化,采桑養蠶織絹,為董永償債,后勞累去世,遺有一子,鄉人附會董永賣身葬父,孝感上天,派七仙女下凡,讓董永留存一脈,即重返天庭。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北風 | 1-2 | 1033hPa | 6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北風 | 1-2 | 1033hPa | 6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1℃ | 東南風 | 1-2 | 1031hPa | 5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0℃ | 南風 | 1-2 | 1031hPa | 5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南風 | 1-2 | 1027hPa | 7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南風 | 1-2 | 1027hPa | 75%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8℃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7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77%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0℃ | 東南風 | 1-2 | 1026hPa | 6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6℃ | 南風 | 1-2 | 1026hPa | 65%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23hPa | 68%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8℃ | 南風 | 1-2 | 1023hPa | 68%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20hPa | 7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南風 | 1-2 | 1020hPa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