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春軒塔,座落在東臺市西溪泰山護國禪寺之西海溝河畔。 此塔全部磚瓦結構,七級八面,高約21米,底層直徑7.2米,每層每面有神龕供奉佛像。中空無梯,無地基,就建在泥地上,屢遭地震和水災,仍巍然屹立如初。塔的寶頂原是銅葫蘆,用"風火銅"鑄成,隨著日照光線不同,能變幻成七種色彩。 據清嘉慶纂修的《東臺縣志》記載:"海春軒塔在西溪南廣福寺側,傳為唐尉遲敬德監造,塔頂有題名。"當時建塔的目的是為了鎮海和導航,故又稱"鎮海塔"。 海春軒塔初名為"孝母塔"。相傳唐代開國元勛尉遲敬德幼時隨母逃難曾住過西溪。那時,西溪為海邊漁村,漁民出海捕撈,每遇濃霧或風浪,便有海難發生。此時,海灘上老弱婦孺,哭聲一片,十分凄慘。尉遲母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每見此景,總是淚流滿面,但又無力相助,只好囑咐尉遲敬德:"今后如有出頭之日,定要在這里建座塔,塔上點起大燈,讓漁民出海能辨個方向,少出人命事故,這是你的為人之道??!"尉遲跪拜答道:"孩兒謹遵母命,銘刻在心。" 后來,尉遲敬德果然出人頭地,輔佐李世民開國平天下,發跡后的尉遲敬德,沒有忘記幼年的遭遇,牢記母親的囑托。他奏請唐太宗李世民,在西溪建塔,太宗準奏。所以西溪百姓稱此塔為"孝母塔"、一稱"尉遲塔"。 又稱為"定海塔"。新中國建立后,此塔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1955年、1962年和1982年三次撥款維修,得到很好的保護。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北風 | 1-2 | 1033hPa | 6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北風 | 1-2 | 1033hPa | 6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1℃ | 東南風 | 1-2 | 1031hPa | 5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0℃ | 南風 | 1-2 | 1031hPa | 5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南風 | 1-2 | 1027hPa | 7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南風 | 1-2 | 1027hPa | 75%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8℃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7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77%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0℃ | 東南風 | 1-2 | 1026hPa | 6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6℃ | 南風 | 1-2 | 1026hPa | 65%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23hPa | 68%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8℃ | 南風 | 1-2 | 1023hPa | 68%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20hPa | 7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南風 | 1-2 | 1020hPa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