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湖縣辛莊鄉寶塔村,西塘河水匯進射陽河的入口處,有一座古塔。塔高18.7米,塔為三級八面,上端建葫蘆塔剎,它就是鹽阜平原現存的兩座古塔之一的朦朧塔。 朦朧塔原建在朦朧院內。據《淮郡古寺院》所載,朦朧院創建于唐初。相傳,唐王李世民率師東征,夜巡民營,信馬闖進敵陣,被敵方主帥友現,李世民急催戰馬,落荒而 走,不慎馬陷淤泥河中,只得棄馬逃命。危急之時,見有一口枯井,便跳入井中藏身。敵軍追到井邊,不見人影,又見井口上結著一張完整的蜘蛛網,料定井里無人,便策馬回營去了。李世民后來做了皇帝,為感激蜘蛛結網救命之恩,即派尉遲恭在這口枯井處建了一座佛寺蒙龍院。院內建一塔,稱蒙龍塔?;实蹫辇垼┲刖W蒙住皇帝,故名"蒙龍",后"蒙龍"被誤寫為"朦朧"。志書在記述這傳說時,注釋"其事無據,然里人盛傳之。" 朦朧塔原為五級,后被龍卷風刮倒兩級,故又名斷塔。近年在塔底下發現一座地宮,平面呈八角形,每邊長55厘米,深17.4厘米,宮中有一石函,內貯一只銀棺,銀棺上鐫有"元豐八年"字樣。棺內有高僧舍利子數粒,《太平通寶》銅錢多枚。元豐為北宋神宗年號。元豐八年即公元1085年,《太平通寶》系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7一984年)所鑄錢幣。卻沒有發現任何唐代遺物。據有關專家鑒定,其塔建筑特點近似明代風格,故新修 《建湖縣志?名勝古跡》欄記載,"根據地宮藏物判斷,朦朧塔始建于北宋,復修于明代。"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北風 | 1-2 | 1033hPa | 6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北風 | 1-2 | 1033hPa | 6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1℃ | 東南風 | 1-2 | 1031hPa | 5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0℃ | 南風 | 1-2 | 1031hPa | 5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南風 | 1-2 | 1027hPa | 7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南風 | 1-2 | 1027hPa | 75%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8℃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7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77%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0℃ | 東南風 | 1-2 | 1026hPa | 6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6℃ | 南風 | 1-2 | 1026hPa | 65%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23hPa | 68%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8℃ | 南風 | 1-2 | 1023hPa | 68%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20hPa | 7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南風 | 1-2 | 1020hPa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