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寺,位于鹽城市城區環城村,占地48畝。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鼓樓、藏經樓、寶塔及廂房、僧舍等,山門上為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寺名匠額。天王殿內,有用香樟木刻成的風調雨順四大天王,大雄寶殿內有長5.2米,重8噸的臥玉佛和幾尊坐玉佛,還有千手千眼觀音等眾佛雕象。 永寧寺舊址位于鹽城縣城光明巷北首(今鹽城中學校南操場處),原名為護國永寧禪寺,始建于唐武德六年 (公元624年),是唐代三十六大寺之一。據《續修鹽城縣志》記載"該寺殿宇高聳金碧,涌現于百里之外,昔人泛海者,以此為指南車。"八字紅墻外有照壁,紅墻中央為頭殿,兩側供有泥塑哼哈二將,正中供奉裝金彌勒佛。二殿有10丈見方的天井,中鋪石板,天井正北為大雄寶殿,題曰:"淮寺第一,蓋不虛云"。建筑宏偉壯觀,為蘇北少見的大型斗拱結構。殿身為7間歇山雙重檐,無梁無檁,集拱、飛吊、抖、平座、爵頭、額、柱、鋪作、伏緣于一體,設計之精巧,堪稱一絕,殿頂有七七四十九格藻井天花,圖案古樸別致。殿東西兩側有金裝十八羅漢。殿中供奉3尊如來三世佛,高l丈余,佛身魁偉,貼金呈古銅色,背面有表飾白象及若干天神天將的立體雕塑,殿后天井為藏經樓,是2層古建筑,內有經柜若干,藏經萬卷。 1993年初,鹽城市人民政府決定異地重建永寧寺,成立了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鎮江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法師為主任的永寧寺修復委員會。經重建,基本上恢復了永寧寺的原有規模,再現了昔日永寧寺的佛門景象。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北風 | 1-2 | 1033hPa | 6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北風 | 1-2 | 1033hPa | 60%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1℃ | 東南風 | 1-2 | 1031hPa | 5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0℃ | 南風 | 1-2 | 1031hPa | 5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3℃ | 南風 | 1-2 | 1027hPa | 7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南風 | 1-2 | 1027hPa | 75%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8℃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7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東南風 | 1-2 | 1027hPa | 77%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0℃ | 東南風 | 1-2 | 1026hPa | 6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6℃ | 南風 | 1-2 | 1026hPa | 65%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23hPa | 68%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8℃ | 南風 | 1-2 | 1023hPa | 68%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1℃ | 南風 | 1-2 | 1020hPa | 7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南風 | 1-2 | 1020hPa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