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位于海鹽縣西門外,寺址東至團結港,南至鹽嘉塘,西至寺弄,北至萬祿浜,面積90約余畝。 據明天啟《海鹽縣圖經》記載,天寧寺創建于漢,當時名禪悅院。宋崇寧四年(1105)敕賜“天寧永祚禪寺”,簡稱天寧寺。寺內建有佛殿、山門、圓通殿。1334年,因潮水直逼海鹽,梵琦禪師提議建鎮海塔。塔于后至三年(1337)9月23日開工,經歷二十九個春秋才建成。此后梵琦禪師又于唐大歷三年(768)提議創建佛閣,取名大變閣,至此天寧寺雄偉規?;拘纬?。 天寧寺自南而北以中軸線對稱,從烏丘塘起,先是石制牌樓,過牌坊。進入山門就是大雄寶殿,殿后是更為高大的千佛閣,穿過千佛閣就是高聳入云的鎮海塔。后幾經風霜,閣前大雄寶殿和金剛殿分別于1979年10月和1980年5月拆除,現僅存千佛閣、鎮海塔部分塔身。 鎮海塔建于元代,其高度、建筑造型均為周邊地區之首,塔七面八層,高二十四丈,極為宏麗,為江南各界所贊頌。后于康熙八年因不慎失火,塔身俱毀,僅存塔心,寺僧覺海于康熙十六年重修,歷經八年才得以修復。抗戰期間卻難逃厄運,曾兩次遭受炮擊塔身嚴重創傷,其中五、六層尤為嚴重,致使整座塔向西南傾斜。1956年8月1日因強臺風襲擊,塔剎吹塌,后為確保周圍居民安全,不得不在1960年拆除上面三層。1966年改建為自來水塔。最近有關部門決定重建天寧寺,并修復鎮海塔,目前各項工作正在全面展開。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7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西北風 | 3-4 | 1032hPa | 6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東北風 | 3-4 | 1032hPa | 65%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北風 | 3-4 | 1030hPa | 7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 | 東風 | 3-4 | 1030hPa | 75%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陰 | 高溫11℃ | 東南風 | 3-4 | 1026hPa | 87%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北風 | 1-2 | 1026hPa | 87%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東風 | 3-4 | 1027hPa | 87%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北風 | 1-2 | 1027hPa | 87%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東南風 | 3-4 | 1025hPa | 76% |
夜間 | ![]() |
晴 | 低溫4℃ | 東南風 | 3-4 | 1025hPa | 76%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9℃ | 東南風 | 3-4 | 1023hPa | 82%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8℃ | 南風 | 3-4 | 1023hPa | 82%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陰 | 高溫22℃ | 東南風 | 3-4 | 1019hPa | 73% |
夜間 | ![]() |
陰 | 低溫4℃ | 東南風 | 3-4 | 1019hPa |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