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山,主峰陡峭如削,上平如砥,遠望似古代官印,方方正正,又稱玉符山、 方山。 懸星巖位于靈巖山北崖最高處,俗稱功德頂。其上有石龕,唐貞觀年間開鑿,名證明功德龕。平面呈橢圓形,內雕釋迦牟尼坐像,高5米,體態豐盈,壯碩典雅。原旁祀四侍者菩薩,今剩其二。壁上多唐宋題刻。明嘉靖年間,在窟外增建獻堂,墻涂紅色,俗稱紅門。這里山色高遠絕勝,如入云間天界。 巖西為拂日巖,兩峰夾徑如雄關,俗稱小天門。門西為積翠巖,北有飲虎池;門西南為巢鶴巖。清人于紹舜有《巢鶴巖》詩:“塵蹤長是羨飛鴻,巢鶴巖巔恰御風。十里松蔭晴亦雨,千里煙靄色還空。列屏山似居連舍,放眼人如鳥脫籠。不用憑虛更搔首,恐耽詩句負青蔥?!? 巢鶴巖東谷口有云窩,南有觀音洞,三門相通,內有石佛。東南麓多宋人題刻。 西有香霏巖,俗呼繡球山。 白云洞位于懸星巖東南轉山之東,由紅門南下,過轉山東折而至。洞寬闊向陽, 深暗莫測,乾隆帝題額并賦詩4首。下為小石廠,東南峭壁如削,有平臺,名可公床。明僧真可在此崖上刻朗公傳。東為大石廠,又名半室崖,可容數十人。 小石廠南原有絕景亭,又名抱靈亭,宋僧仁欽建,后廢。乾隆時建行宮,后廢。東崖高聳似屏,水自崖下流出,伏行穿垣,逶迤而下,乾隆帝題“甘露泉”,人稱靈巖第一名泉,俗呼清涼世界。相傳金陳壽愷、元杜仁杰曾在此隱居。此地古木參差,青檀若虬,名千歲檀。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東北風 | 3-4 | 1032hPa | 61%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東北風 | 3-4 | 1032hPa | 61%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東北風 | 3-4 | 1030hPa | 6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 | 東南風 | 3-4 | 1030hPa | 6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東南風 | 3-4 | 1026hPa | 84%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東南風 | 3-4 | 1026hPa | 84%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6℃ | 東南風 | 3-4 | 1027hPa | 79%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東南風 | 3-4 | 1027hPa | 79%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東南風 | 3-4 | 1025hPa | 64%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6℃ | 東南風 | 3-4 | 1025hPa | 64%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9℃ | 東南風 | 3-4 | 1022hPa | 7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東南風 | 3-4 | 1022hPa | 75%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2℃ | 南風 | 3-4 | 1019hPa | 7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6℃ | 南風 | 3-4 | 1019hPa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