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楓橋鎮高景山金盆塢,1960年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因所在地劃人蘇州市區,改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魏了翁(l178-1237),字華父,號鶴山,邛州浦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學者。稱鶴山先生。守孝期滿后,先后至漢州、眉州、滬州任職達17年。后入朝為兵部郎中,署工部侍郎。因受朱端誣告,“連降三官”。過了幾年,又復入朝為禮部尚書在此期間,因病到蘇州就醫,在甫里筑羅隱庵為別業。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卒,贈太師(一說少師),謚文靖,詔賜第宅于蘇州南宮坊(現書院巷)。元至順元年(1330年)虞集奉敕題“鶴山書院”額于其第宅。魏了翁詩文造詣很深,時值“南來之衰,學派變為門戶,詩派變為江湖,了翁獨窮經學古”,推崇朱熹理學,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形成一個學派。著有《鶴山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外雜鈔》、《師友雅言》等。 魏了翁墓原規模宏大,有神道、神道碑、石碑坊。后屢經毀修。清咸豐元年〔1851年),江蘇布政使倪良用曾為魏墓補立七尺墓碑,上刻“先儒宋資政殿大學士參知政事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公了翁墓”。后毀。辛亥革命后,吳中保墓會吳蔭培先生重立“宋魏文靖公了翁墓”石碣?!拔母铩逼陂g,墓碣蕩然無存,連墓的確切位置也無從尋找。1984年文物普查時,吳縣文管會在金盆塢一小山包前發現了魏了翁的壙志,據查墓冢封土被壞,湮沒已久的魏墓終于復現,并得到了妥善保護。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18日周五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東北風 | 3-4 | 1032hPa | 61%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3℃ | 東北風 | 3-4 | 1032hPa | 61% |
19日周六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東北風 | 3-4 | 1030hPa | 66%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1℃ | 東南風 | 3-4 | 1030hPa | 66% |
20日周日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2℃ | 東南風 | 3-4 | 1026hPa | 84%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2℃ | 東南風 | 3-4 | 1026hPa | 84% |
21日周一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6℃ | 東南風 | 3-4 | 1027hPa | 79%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5℃ | 東南風 | 3-4 | 1027hPa | 79% |
22日周二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7℃ | 東南風 | 3-4 | 1025hPa | 64%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6℃ | 東南風 | 3-4 | 1025hPa | 64% |
23日周三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19℃ | 東南風 | 3-4 | 1022hPa | 75%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7℃ | 東南風 | 3-4 | 1022hPa | 75% |
24日周四 | 白天 | ![]() |
多云 | 高溫22℃ | 南風 | 3-4 | 1019hPa | 70% |
夜間 | ![]() |
多云 | 低溫6℃ | 南風 | 3-4 | 1019hPa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