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25年7月17日 周四 |
![]() |
多云 1~-10℃ 西北風西南風3-4轉1-2 27m/s 降雨量:0.0mm |
日出日落 今天:06:17 | 17:27 明天:06:15 | 17:28 |
體感溫度:-10℃ 濕度:26% 氣壓:992hPa 能見度:30km |
伊通滿族自治縣是全省唯一的滿族自治縣,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滿族歷史和傳統文化,古稱一禿、伊敦、伊屯,均系滿語音譯,源于伊通河名。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東遼河上游,東經124°49′-125°46′,北緯43°3′-43°38′。東與雙陽縣接壤,南界東遼、東豐二縣,西南與梨樹縣相連,西、西北與公主嶺為鄰,北與長市郊區毗連。全境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66公里,總面積2523.1平方公里,占吉林省總面積的1.35%。耕地面積88094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34.9%。全縣共轄12鎮3鄉,190個村,1168個自然屯。有滿、漢、回、朝、蒙古等14個民族,總人口483000人。其中滿族人口17.6萬人,占全縣人口總數的37.9%。地處長白山脈向松遼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南、東南部為吉林哈達嶺山脈,西北部為連綿起伏的大黑山脈,中西部為開闊的地塹平原,平原上散布著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有7座狀如北斗,得名“七星山”,素有“七星寶地”、“七星落地”之稱。境內有大小河流128條,分屬遼河和松花江兩大水系,東遼河、飲馬河、輝發河3個流域,年均降水量627.3毫米,年平均日照2536小時,無霜期138天。
伊通滿族自治縣自然風光優美秀麗,民俗風情絢麗多姿、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旅游資源豐富獨特、神奇秀麗、美韻天成,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特色鮮明、天趣橫生,旅游景點星羅棋布、處處充滿了山之神韻、水之靈秀。旅游業已被列為縣委、縣政府的工作目標,已形成5個旅游區,以伊通鎮為中心的東部旅游區,以大孤山為中心的西部旅游區,以營城子鎮為中心的南部旅游區,以新興鄉為中心的北部旅游區。自然景觀美麗,1992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基性玄武巖“侵出式”這一獨特的火山機制,奇特火山景觀和特殊火山地質現象,這一獨特的火山成因機制,國內外罕見,被專家稱為“伊通型”火山機制,具有極高的科普考察、探險獵奇、旅游觀光價值。
測量時間 | 項目 | 測量值 | 水質類別 | Ⅲ類標準 |
pH | 6-9 | |||
溶解氧 | ≥5 | |||
氨氮 | ≤1.0 | |||
高錳酸鹽指數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