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交民巷在舊中國時為使館區。舊時因這里是漕運地,所以原稱東江米巷。 東交民巷原名東江米巷,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胡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元朝時,東交民巷和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名叫“江米巷”。由于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明代時修建棋盤界,將原來的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和會同館但主要只接待來自安南、蒙古、朝鮮、緬甸等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此會同館又被稱作“四夷館”。到了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并修改政策只允許外國使節在這里居住四十天。 東交民巷原是明清兩代“五部六府”所在地。清乾隆、嘉慶時期曾有“迎賓館”供外國使臣臨時居住。鴉片戰爭(1840年)以后在這地區先后設立了英、俄、德、法等使館,1901年后改為使館街,英、美、法等11國在巷內成立聯合行政機構,還開設了“美國花旗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英國匯豐銀行”、“日本正金銀行”及教堂、醫院等多處,這段歷史留下許多風格各異的西洋建筑,也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
日期 | 天氣現象 | 氣溫 | 風向 | 風力 | 氣壓 | 濕度 |
---|
24日周日 | 白天 | ![]() | 晴 | 高溫11℃ | 西北風 | 3-4 | 1025hPa | 24%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北風 | 1-2 | 1025hPa | 24% |
25日周一 | 白天 | ![]() |
晴 | 高溫14℃ | 西南風 | 3-4 | 1017hPa | 24%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南風 | 1-2 | 1017hPa | 24% |
26日周二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北風 | 1-2 | 1018hPa | 24%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北風 | 1-2 | 1018hPa | 24% |
27日周三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北風 | 1-2 | 1020hPa | 50%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西南風 | 1-2 | 1020hPa | 50% |
28日周四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西南風 | 1-2 | 1013hPa | 29% |
夜間 | ![]() |
晴 | 低溫0℃ | 北風 | 1-2 | 1013hPa | 29% |
29日周五 | 白天 | ![]() |
晴 | 高溫18℃ | 北風 | 1-2 | 1007hPa | 24% |
夜間 | ![]() |
晴 | 低溫2℃ | 西南風 | 1-2 | 1007hPa | 24% |
30日周六 | 白天 | ![]() |
晴 | 高溫17℃ | 西南風 | 1-2 | 1018hPa | 23% |
夜間 | ![]() |
晴 | 低溫3℃ | 北風 | 1-2 | 1018hPa | 23% |